老師點評不留情面:
暴力十足內涵不夠
有的組員決定讓首領和劫鈔員在后門作案,有的則將首領和開鎖工安排在后門,大部分的學生都是把首領安排在后門,有的則將首領安排在車里。
“首領坐在車里。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首領是可以統領全局的人,應該跟著大隊走,照顧大多數的弟兄,而不是窩在車里,做好逃跑的準備。”老師一語驚醒夢中人。很多學生開始反思自己的資源分配能力有待提高。
“策劃之中應該包含什么資源,怎樣安排這些資源,這是你們應該考慮的,而不是真的案例。”但也要考慮到各種情況。“很多情況都存在著特殊的時候,萬一出現意想不到的情況時,弟兄們就慘了。”老師強調說。
表達羅嗦是這次作業中的通病。老師對此很無奈。“在真正的搶劫中,哪里有那么多的時間來說我們該去做什么?
“把該簡練的地方盡量刪減,自己看得明白就好,不然太復雜,看起來也很困難。”老師又對一些作業的表達不夠簡練進行挑剔。
邏輯不嚴謹。操作流程不嚴密,沒有配合多媒體展示是一大弊端。“策劃書格式不好,分段意識不強,沒有把長句還原成動作,造成資源分配不合理。”老師一針見血指出缺陷。
“暴力十足,內涵不夠。”這是老師對學生作業高度概括。然而,老師的這句評價卻遭到學生的質疑。
老師:你們怎么能從前門穿過柜臺呢?
學生:用刀砍啊!(笑)
老師:太暴力了。如今講求和諧。
學生:既然講和諧,為什么還寫搶劫銀行的企劃書呢?(一陣議論)
老師:你們的技術含量太低,也不要動不動想殺人,如今是講求高科技的。
學生所寫的打劫銀行計劃書之一
時間:2008年4月28日上午11點整
地點:G市L區××路××銀行,該地區不是商業旺地,道路暢通方便逃跑。
參與人員:槍手A、B ,開鎖員C,司機D,首領H
準備工作:
1.槍手A、B軍火(飛鷹手槍4把,AK47沖鋒槍3把 炸藥4顆);
2.開鎖員C先盜取出租車一臺;
3.司機D先去銀行附近摸清楚路線;
4.開鎖員C與首領H去銀行踩點(如運鈔車幾點把錢運到銀行,保安人員人數等);
5.穿運動服裝樣式不一,準備打劫專用的頭套,兩副假車牌,替換的幾套衣服,事先盜取的出租車一臺,換上假牌,電子手表5塊,時間相差正負1秒;
行動流程:
1.10點開車去到銀行后門,A、C下車,開始破解后門,下手打劫保險柜(C負責開鎖,A做掩護,排除一切障礙)如果開鎖有障礙則使用炸藥;
2.把A、C放下后,立即開車前往銀行前門對面馬路,B、H下車,從前門下手搞定柜臺(B、H一進門就控制人質,注意不能讓營業員觸動警報按鈕。控制成功后,B開始洗劫柜臺,而H則繼續控制人質);
3.把B、H放下后,D在馬路對面原地等候,4分50秒后到馬上把車開到門口接應兄弟。
4.A、C搞定保險柜后從柜臺區域出到大堂與B、H匯合;
5.A、B、C、H全部上車后換上事先準備好的衣服,司機D開車逃跑;
整個時間估計:
1.后門保險柜:開后門1分鐘+開保險柜,劫鈔2分30秒+撤退到大堂1分鐘;共用4分30秒。
2.前門:下車及就位30秒+控制人質和保安30秒+穿過柜臺開始洗劫30秒+洗劫柜臺3分鐘,共用4分30秒。和AC匯合后撤退到門口上車20秒。
可能出現的意外:
要是后門打不開可以使用炸藥。
不是萬不得已不開槍。
策劃時間:2008年3月15日
學生:有創意有挑戰有收益
“這個話題沒有一般企劃書那么悶,激起做作業的興趣”
老師出這樣的點子,學生們又會如何看待呢?記者采訪發現,多半學生認為撰寫這樣的企劃書有創意有挑戰。同時,學生認為老師的點評多圍繞人力資源、書面表達等展開,并非是在真正教他們如何搶劫銀行。
“這個老師有點怪,他的作業總是千奇百怪的,和別的老師不一樣,我們已經見怪不怪了。”班上的一名女生告訴記者,老師之前布置的作業選題也是很離奇的,所以他們早有心理準備了。
另一名學生表示,這個話題沒有一般的企劃書那么悶,激起了自己做作業的興趣:“雖然做起來很麻煩,但也很有挑戰性,主題很搞笑。花的時間也不怎么長。”他說。
一名女生告訴記者,自己的小組從來沒有嘗試過對待一份作業如此認真。接到老師的要求后先每人做一個計劃出來,然后互相討論哪個方案是最好的,同時還在操場上跑步量度時間差,可以說每份方案都集思廣益,可謂心血之作。
在老師點評之后,學生們多認為看到了自己思維的不足,“有時沒有想好時間的分配,沒有想到可能碰到的問題,自己太理想化了。”
老師:沿用哈佛教案無礙道德
“學文秘的學生思維沒有工科的好,這主要是鍛煉他們的思維”
老師為何會布置學生做“搶劫銀行”的作業呢?記者昨日采訪了該校中文學院任課講師何老師。
“學文秘的學生思維沒有工科的學生好,這樣做主要是鍛煉他們的思維。但在實際的策劃運用中,思維能力是很重要的。”何老師道出布置作業的初衷。他認為,學生對企業中“人力資源分配”的概念理解得不清楚,在實踐企劃中經常異想天開,只是考慮在理想的情況下操作,主觀性過強缺乏服務意識,沒有把最需要的人和物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
那么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之時是否會給學生的道德方面帶來負面影響呢?事實上,何老師從2002年開始應用“打劫銀行”的方式來布置作業。他表示,這是國外的教育方式,是哈佛大學商學院曾用過的教育手法。由于大學生都是成年人,有自己的價值觀和行為判斷力,不會輕易盲從和模仿,因此并不存在道德方面的問題。
“寫一份打劫銀行的企劃書”,是否屬老師的創新之作?如果大學生真的模仿實施,老師是否負有誘導教唆的責任?作為被搶劫的對象銀行對這樣的作業有何看法?請繼續關注明日本報的后續報道。(來源:信息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