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中,有32.3%的人承認,自己在職業資格考試方面的花費為1000元以下;38.6%的人花費了1000元~5000元;還有 10.9%的人花費了5000元~10000元。
“學生們在亂七八糟的證書考試中浪費的時間越多,他們受到的傷害就越大。”一位河北大學負責就業指導的老師無奈地說,損失金錢是小,更重要的是,浪費了寶貴的讀書和學習時間。“同學們總覺得‘證’不壓身,多幾個沒壞處,說實話他們沒理解‘藝不壓身’這個詞的含義。藝是真實的才能和技術,不是一張花錢買來的證書。”
職業資格考試路在何方?
我國職業資格制度從1993年開始實施,當時,國內類似的評價體系只有學歷評價與職稱評價。職業資格制度建立的初衷是為了糾正我國教育培訓事業長期存在的單純追求學歷文憑的偏向。建立一個以能力為主導,而不是以身份為主導的競爭性現代市場經濟社會。
從上世紀90年代起,職業性教育培訓開始面向大多數受過基礎教育的青少年、下崗失業人員和在職員工。
職業資格考試發展到今天,似乎已經違背了國家設立它的初衷。有人質疑,這究竟是在追求能力的提升還是在追求一種身份的認證?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是不是不僅沒有糾正追求學歷文憑的偏向,相反卻走向了另外一種“唯證書論”的怪圈呢?
調查顯示,41.3%的人認為目前證書只能證明其參加過相關培訓,不能證明其技術水平。38.8%的人覺得此類證書幾乎沒有什么價值。
本報在2007年4月發表的一則消息稱:很多人認為,當前職業資格考試過多過濫,成為阻礙就業、滋生腐敗的環節,建議取消各種不必要的職業資格考試。職業資格證書應少而精,應像駕駛證一樣記錄持證人的技術等級、從業年數和事故等。
目前,國家人事部在全國范圍內的職業資格清理規范工作已經展開。“需要重點澄清的是,這次清理是規范,而不是封殺。”人事部某負責人強調,“政府的目的不是為了要封殺多少個,叫停多少個,目的是為了讓已有的更規范,歸并重復交叉,扶持好的職業資格標準設立。”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專家認為,哪個行業需要設立職業資格考試,需要經過相關行業人員的專業鑒定。不是每個行業都需要職業資格準入制度,否則職業資格考試就會成為無形的就業障礙。 (中國青年報 李春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