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度過緊缺期的中國教育,在民生為本的時代,2008年無疑將繼續推進教育的公平性
在友誼商店里盤桓了半天后,王明新一指店東角陳列的海爾對開門冰箱:要了。帆布包里裹著的一卷新鈔露了出來。
這是寒假后的第二天,盡管年終獎剛拿到,對于年過半百的王明新,甚至對位于甘肅省徽縣永寧鎮來說,這樣的冰箱仍然是一種奢侈品。何況,冬天冰箱并不太用得上。
不過,“遲早是要買的”,王明新說。更實際的意義在于:過些天,在外打工的兒子要把女朋友帶回家,從面子的角度,冰箱也是有價值的。
這花去了他五千多元——差不多是他半年的收入。而在三四年前,這差不多是他一年的收入。在當地農村,一家的年收入也不過萬元。
盡管一直緊緊縮縮地過日子慣了,但是,生活的寬裕還是很快在這個鄉村小學老師的身上得到體現:房子開始得到裝修,家用電器開始配齊,連人的腰板都比以前硬朗。
同樣得到迅速改變的是王明新所任教的村小。短短幾年間,原來半漏的磚瓦房被樓房替代,坑坑洼洼的操場也鋪上了水泥。
這是在中國連續幾年加大教育投入后,西部一個鄉村小學面貌的見證。
民生之基的教育投入
王明新收入的增加很大程度托福于中國政府在教育上的加大投入。
1999年時,王還是民辦教師,那時,每個月一百多元的工資往往還不能及時拿到。
當時,就是公辦教師,工資拖欠也是家常便飯。
雖然在1998年轉為公辦教師,王明新賬面的工資一下子提高了很多,但是實際拿到的并不多。后來,教師工資被納入縣財政統一發放,王的工資才能每月拿到近兩千元。
教師工資的保障是這些年教育加大投入的一個方面。
更大的方面,是2006年義務教育法修改后首次確立了免費原則,規定:“實施義務教育,不收學費、雜費。國家建立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保證義務教育制度實施”,明確國家將義務教育全面納入財政保障范圍。
2006年,中國政府確立:“自2006年春季起,免除西部省份4900萬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雜費;到2007年,中、東部地區各省全部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雜費。”
這一舉動極大地改善了中國農村的義務教育現狀。2007年年初,全國人大開展的義務教育法執行情況調研稱,截至目前,國家所確立的,已基本實現。
在中共十七大上,青海省省委書記強衛回答記者提問時即表示:“青海少年兒童的入學率近98%,美國西部的某些地區也達不到這個水平。”
北京市西部陽光農村發展基金會秘書長尚立富說:現在你到西部去,最好的建筑一般確實是學校。
而在2007年的兩會上,3月5日,溫家寶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又向全國人民送出了兩個“教育大禮包”:2007年國家助學金、獎學金方面支出要從2006年的18億增加到95億,2008年要增加到200億;逐漸恢復師范生免費制度,2007年先從教育部直屬的6所師范大學開始。
王明新的一個侄子正是2007年考上東北師范大學的。
教育大禮包的背后,都是沉甸甸的財政投入。
但是,這些投入在中國教育的大盤子里面,并不突出。相對于中國政府在上世紀90年代初就已經提出的“財政性教育經費占的比重,在本世紀末達到4%”。(199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目標,仍然顯得遙遠。
財政部副部長張少春在2007年3月8日說,達不到4%的目標,部分原因是地方政府對教育投入不夠,與中央教育經費不配套。
為實現4%的目標,2006年,教育部和財政部聯合成立了“4%課題組”。其負責人、北京大學中國教育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王蓉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曾表示,雖然“4%”的問題歷年都是討論的熱點,但是有些根本問題沒有得到充分、理性和冷靜的分析,包括“4%”的執行機制和落實路徑問題,相應的研究基礎也十分薄弱,課題組的研究工作正在進行。
這是要在保證教育經費的整體有效投入上尋求長遠規劃。
2007年,在中共十七大報告中,在以改善民生為目標中,教育列于首位。
人民日報發表評論說:教育是民生之基。
王明新說,現在教育趕上一個好時候。
面對幾年的改變,著名的教育專家、北京理工大學教授楊東平對《中國新聞周刊》記者說:中國教育已經度過緊缺期。(何忠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