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寫論文,買賣版面發表論文,在中國早已形成龐大的市場。《中國青年報》7月6日頭版的報道,使這個市場的交易行為和過程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這個市場,說得難聽一點,是由利益相關主體共同打造的高級騙子市場。
凡是用錢買版面發表的論文,基本都是拼湊抄襲而成,制作者在網上找資料粘貼打印,抄也懶得抄,請人代筆而掛名者往往看也不看。至于發表假論文偽論文的出版部門,更不是為了宣傳學術觀點,而是為了收取版面費。這種所謂論文,是國家一再禁止的有償新聞的一個重要變種。一家主要靠收取版面費生存過得很滋潤的期刊編輯曾經私下告訴我,他編稿的標準,“就是沒有不良言論,改正明顯的錯別字和不通順的句子”。代筆者、署名者、編輯出版者和中介者,共同制作這種有其名而無其實的論文換取金錢名利,這與商場上用假冒偽劣商品騙取錢財本質上完全一樣。如果說有什么差別,那就是:這是一種高級欺騙行為。
首先是直接買家的文化程度高。花錢買版面發表假論文的人絕對不是普通工人、農民,而是大學里的教師、學生,機關的領導,企事業單位的管理者和專業人員。他們屬于我們社會的精英階層,知識群體。
其次是賣方地位高。論文賣方分為直接賣方和間接賣方。直接賣方有兩家。一是代筆寫論文的人,這種人捉刀弄筆為生,沒有什么地位。另一個直接賣家是發表論文的報刊社,他們是國家的合法出版單位,出版物有正式刊號(這是版面值錢的前提)。社長總編至少是縣處級以上的領導,管理者一般是廳級以上部門,決非集貿市場偷雞摸狗的小騙子可比。
論文的間接賣方,是負責論文評審的專家隊伍。表面上看,他們是直接行騙對象,其實他們是騙局的共同參與者,而且是關鍵的參與者。購買假論文,就是為了過他們這一關。評審中級高級職稱、學位的專家,他們大多數有一定真才實學(也有部分靠假論文獲得專家地位),對假論文一眼就能看出來。可是這種論文照樣通過,因為專家們領取評審費,受到優厚的接待,不少人收取了論文署名者的好處。有的還是論文報送者的導師或者上級領導,或者上級領導的什么人,關系盤根錯節復雜得很,專家不敢或者不愿意把關。假論文在專家評審中通過后,就成了閃閃發光的高附加值商品,制假的最后也是最關鍵的程序全部完成。
筆者無意貶低和全盤否定假論文產業鏈上的知識精英們的才能。他們中不少人其實本來有真才實學,可是因為某種原因,不得不制假售假。論文市場的商品,也可能有少量屬于署名者本人精心制作具有一定質量的真論文,卻不得不買版面來發表。記得有位社會學專家說過,一種錯誤行為發生在少數人身上,主要原因應當從當事人自己身上找:如果發生在許多人身上,主要原因就應當從制度中找。假論文泛濫成災,究竟是我們社會哪個制度環節出了問題,到了該關注和解決的時候了。(胡永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