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沒一個人下崗,沒讓一個人利益受損”
在山西,農、林、水利等部門,都是事業單位較多的大單位。例如山西省農業廳,目前行政處室有23個,下設的事業單位卻有45個。
農業廳人事處處長李岳峰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廳里過去有事業單位49個,這次清理規范中,撤銷了4個。總體編制也從1681名核減到1649名,減少了32個。因為一些廳里的事業單位空編很多,所以這次廳事業單位的總體編制雖然減少了,但卻沒有一個人下崗。
事實上,山西全省范圍內也沒有人因此下崗。正如山西省編辦官員向南方周末記者描述,這次山西清理規范事業單位,“沒讓一個人下崗,沒讓一個人的利益受損”。
呂雙牛說,這次中央的改革文件,并沒有“精簡人員”的說法。有關領導在相關會議上也說,這次改革不是要甩包袱。
既無人下崗,那這些被撤銷的1237個單位,人都去了哪里呢?
山西省農業廳在這次清理中,撤銷了駐京辦事處。這是一個正處級事業單位,一共有十多個編制,但一直只有辦事處主任陳慶云一人在崗,其他的編制都處在空編狀態。辦事處被撤銷后,這10個編制被劃到其他事業單位去了,陳慶云也被安排到其他事業單位任職。
單位撤銷、編制轉移的情況,在山西改革中比比皆是。
農業廳還有個宣傳中心,前身是1999年成立的山西省農業影視中心,共有8個編制。2009年改革開始后,改名為宣傳中心,編制一下子增加了10個,達到18個。增加的編制,來自山西省介休種羊場。按山西省農業廳的說法,這種編制轉移,是將一些自身發展困難的單位編制,調整到急需加強的事業單位。
農業廳宣傳中心主任趙文志向南方周末記者透露,清理前,中心的8個編制其實長期不滿編,最多時空編4個。2009年清理后,總編制增加到18個,但一直也只有10個人在崗,8個空編已持續兩年多了。
南方周末記者走訪多個事業單位發現,被撤銷的事業單位,多是自收自支性質,而撤銷之后,那些編制多數被轉移到了差額撥款或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
此次清理既無人下崗,山西全省總體編制數量是增是減?山西省編辦官員婉拒了南方周末記者的提問。
在太原市編辦,市直事業處處長郝全成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清理前,太原市直事業單位約有850個,清理后剩下約780個,編制總數約44000左右。但改革前究竟有多少編制,郝全成也不愿透露。
干部如何安置
事業單位被撤銷,既然普通職工都無人下崗,干部又如何安排?
5月11日,山西省農業國際合作交流工作站站長郭忠在辦公室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工作站是財政全額撥款的正處級事業單位,是在這次改革中,由山西省農業廳援外外事辦公室和利用外資辦公室合并而成的。
合并前,農業廳這兩個辦公室都是正處級、財政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各有一正一副兩個領導,編制都是7個,加起來是四名副處級以上領導,14個編制。
按規定,5人編制以下的單位,領導職數只有一個;6至15人的單位,領導職數為一到兩個,16至50人的單位,才能設置兩到三個領導職數。兩個辦公室合并后只有14個編制,只能配一正一副兩名副處以上干部了。原來四名副處以上干部,讓誰下都麻煩。
為平衡利益,山西省有關部門很快想出了辦法:合并后的新單位,仍是正處級單位,但增加兩個編制,這樣總編制就達到16個,可設一正二副三個副處級以上干部。另一名處級干部剛好退休,利益不受影響。這樣就輕松解決了合并后領導職數減少的矛盾。
事實上,在農業廳,還有一個專門的行政處室叫外經外事處,職能基本與郭忠領導的交流站相同。這個處行政編制一共三人,包括處長、副處長和一名工作人員。由于大部分對外交流工作都由國際交流站負責,這個外經外事處實際成了領導機構。
山西省農業廳清理規范后的事業單位領導職數和編制數,都統一以公開文件形式,下發到了各事業單位。但在山西省林業廳,各單位拿到的數據卻只有本單位的。
山西省林業廳人事處處長陳俊飛向南方周末記者解釋說,“領導特地囑咐,只把各單位自己的情況發給各單位,其他單位的不公開。這樣做,是怕各單位領導職數和編制數不同,擔心相互知情后攀比,引發矛盾和不穩定因素。”
當然,并非所有單位改革后都能保持領導職數不減少。郝全成介紹,在太原市市直事業單位,不管是全額還是差額撥款的事業單位,清理規范后,領導職數都有減少。不過出于穩定考慮,離開領導崗位的人保留待遇。
“不能因為改革,影響人家的利益。畢竟從領導崗位上下來,不是人家個人原因,而是改革政策調整導致的。不能因改革引起上訪。”郝全成對南方周末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