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創新發展模式,“轉跨結合”,是后發地區后來居上必經的“華山一條路”。
“江西黨代會報告在發展思路上有一個重大創新,就是提出要強化傳統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內在聯系,走出一條新型工業化的道路。”江西省社科院院長汪玉奇說,江西曾提出要承接東部產業轉移,但如果江西僅在這個產業層面上努力,那么就只是復制發達地區工業化進程,老跟在其后前行。惟有在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有所作為,才能實現跨越式前進。
“現在江西找到了傳統產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有機結合的發展道路。”汪玉奇認為,在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中催生戰略性新興產業就是路徑之一,“比如說,銅業,生產銅絲銅棒是傳統產業,通過高新技術的改造,我們能夠生產出超薄的銅箔,不就成為IT產業最重要的新材料了嗎?”
雖然經濟總量在沿海地區靠后,在第九次黨代會報告中,福建首次明確提出建設“中國新的經濟增長極”。福建省社科院副院長李鴻階分析說,這必然意味著發展速度要進一步加快,但這種快,與以往的快,有著本質區別——正如報告中提出的“推動發展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爭創‘福建制造’和‘福建創造’雙重優勢”。
盡管追兵越來越近,“東快中西慢”的傳統增長格局被改寫,引領“雁陣飛翔”的經濟大省,卻顯得很淡定。
2011年前三季度,江蘇GDP增長11.2%,比上年同期回落1.8個百分點,增速在各省區市榜單上排名靠后。但縱觀江蘇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全文,基調卻是“保持平穩較快發展”。
不爭GDP爭什么?
“全省以縣為單位達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標”,“蘇南等有條件的地方在鞏固全面小康成果基礎上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今后5年的奮斗,是江蘇實現“兩個率”的關鍵一躍。
再鑄輝煌憑什么?
“更快地使創新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達到2.8%”、“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達到45%以上”……在江蘇省黨代會報告中,區域發展最重要的競爭變量,非創新能力莫屬。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魏后凱說,東部沿海地區作為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區,已進入一個全面轉型升級的新階段,應更加自覺地擔當起率先轉變發展方式的歷史使命。其重點是提高發展質量,提高參與國際分工的檔次,將經濟發展納入依靠科技進步、自主創新、內生增長的軌道上來。
“轉跨結合”,“創新驅動”,不同的概括,一樣的理念——發展必須轉型。
“居民口袋鼓起來,中國經濟奇跡的延續就有了強勁的動力支撐”
收入“倍增”春潮帶雨:經濟“牛市”變“數字感”為“增長感”
“著力改變我省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不同步的狀況,努力使全省人民的‘腰包’伴隨著江西崛起的進程逐步鼓起來”,江西省黨代會開幕時,報告中這句話,引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