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內部購房沖擊住房保障體系
正是由于內部購房的大量存在,使得這種形式正在為越來越多的人接受,甚至正在被普通民眾視為某種隱性福利。
“在目前,依然對中國房價的未來表現出十足信心的幾類人中就包括了公務員和有一定職權的人。而坊間對此最多的解釋是,這些人是基于土地財政的考慮,為了地方利益。”馬光遠說,“其實未必如此。考慮到當下房價與官員的實際收入,官員所在的公務員群體肯定屬于‘80%以上買不起房的人’,這無須置疑,而且這兩年,坦承自己‘兩個月工資都買不起一平方米房子’的廳局級以上官員大有人在。”
不過,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歷史系教授秦暉在一次會議上公開講述的一件“身邊事”,也許可以解釋民眾關于“內部購房”的種種焦慮:“我一個朋友是副處長。需要聲明的是,這個故事里沒有任何腐敗的成分,完全按照規定。他已經有了一套住房,但按照現在他們單位的政策可以再購買280平方米的集資房,很便宜,實際上是福利性質的。我還知道,東北一些機關甚至已經把集資房建在了海南。”
由此,有業內專家指出,內部購房體系的存在,實際上已經沖擊到了住房保障體系的建設。
馬光遠認為,透過種種內部購房的案例,高房價背后的權力邏輯已經基本清楚。
“我們須知,官員要維護地方財政收入,其前提是這些人的住房問題與高房價無關。事實上,一些官員之所以罔顧房價與居民收入嚴重背離的事實,極力鼓吹高房價的合理性,根子并非在‘公’,而在一個‘私’字上面——如果這些官員自己也必須通過購買商品房解決住房問題,我們看到的肯定是另一種風景。”馬光遠說。
“事實上,一些部門的工作人員分福利房或者低價購房本身也沒什么可譴責的,問題在于官員們沒有把大多數人的房子弄好,只弄‘自己人’的房子,那就說不過去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唐鈞告訴《法制日報》記者。
“中國的房地產市場目前分為兩大塊:一是保障性住房,用于保障低收入階層的居住;另外一種是完全的商品房市場。而這個交易和分配的秩序意味著,公務員沒有任何凌駕于這兩個市場的任何權力。但事實上,公務員在住房問題上,保障程度遠高于低收入階層,而獲得的價格和房屋的品質卻又不亞于任何商品房。”馬光遠說,“如果公務員可以通過‘雙軌制’或者所謂的‘內部渠道’解決住房問題,不再受高房價之苦,那么房價的高漲與公務員本身的個人福祉沒有任何關聯。在這種情況下,公務員當然不用去關注高房價,而國家關于遏制房價的政策在執行的時候就會大打折扣。”
唐鈞認為,從目前來看,內部購房很難禁絕,關鍵是在內部建房、內部購房的同時,加快住房保障體系的建設。
“政府應該充分加強住房保障體系建設,在這樣的基礎上,在買房先后順序上優先考慮公務員,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有人才爭奪的問題,要吸引人才必須有一些籌碼,而房子是很不錯的優惠。”唐鈞說,但如果光為自己著想,而不考慮普通老百姓,就會出問題,“所以最大的前提就是——有關部門要為所有的老百姓蓋房子,這才是最主要的,在這個基礎上,才產生了第二層問題:如果政府履行這個職責,那么對公務員的優惠就是合理的,不履行這個職責,房子就成了緊缺資源,一些公務員內部購房就值得商榷了。”(記者杜曉 實習生 蔣新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