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此次工信部公布的名單,共有175家煉鐵企業需要淘汰落后產能共3524.6萬噸,其中鋼鐵生產大省河北最多,其次是山西。對于不少中小民營鋼企而言,這次是關系企業“生死存亡”的一件大事。
淘汰落后產能對于國內鋼鐵業來說是一個由來已久的命題。8月9日,一份淘汰落后產能企業的名單再度顯示工信部推動這一政策的決心。
對此,一些此次被工信部“點名”的大型鋼企日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的采訪時紛紛表示,此前已在進行相關工作,并將按照工信部的要求進一步加快進度。而另一方面,對于大部分民營中小鋼企而言,這則是一次關系“生死存亡”的考驗,他們正苦尋突圍之路。
距離9月底“大限”時間不多
根據此次工信部公布的名單,共有175家煉鐵企業需要淘汰落后產能共3524.6萬噸,其中鋼鐵生產大省河北最多,為1181萬噸,其次是山西659.5萬噸;另有28家煉鋼企業需要淘汰落后產能876.4萬噸,其中河北222萬噸、其次是廣東125萬噸。
工信部表示,有關方面要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列入淘汰落后產能名單企業的落后產能在2010年9月底前關停。
距離9月底的“大限”僅剩50多天,為保證這一淘汰落后產能任務順利完成,工信部此次也設置了不少頗具威懾力的“虎頭鍘”:如對未按規定限期淘汰落后產能的企業吊銷排污許可證,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投資管理部門不予審批和核準新的投資項目,國土資源管理部門不予批準新增用地,相關管理部門不予辦理生產許可,已頒發生產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的要依法撤回。
此外,對未按規定淘汰落后產能、被地方政府責令關閉或撤銷的企業,將采取限期辦理工商注銷登記,或者依法吊銷工商營業執照的措施。必要時,政府相關部門還可要求電力供應企業依法對落后產能企業停止供電。
“我們一直在做淘汰落后產能的工作。”8月9日,一位河北鋼鐵集團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按照此次工信部淘汰落后產能企業的名單,河北鋼鐵集團旗下邯鋼集團的25噸轉爐和宣化鋼鐵的300立方米高爐都“榜上有名”。
“像邯鋼,之前我們就剛剛淘汰了四座300立方米的高爐。”該河北鋼鐵人士道,“我們之前就有淘汰落后產能的計劃,這次可能會在時間表上做一些調整,我們會按照工信部的要求,再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努力完成任務。”
另一家此次淘汰落后產能任務頗重的大型國有鋼企是廣西柳州鋼鐵集團,公司需要在9月底前淘汰四座高爐,產能為200萬噸。
8月9日,柳鋼股份董秘辦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坦承需要淘汰的四座高爐歸屬上市公司,“之前已經拆掉了兩座小高爐,就是屬于名單上要淘汰的(設備)里面的”,但他也表示尚不清楚剩余的落后產能淘汰計劃。
鋼鐵業或再掀聯合重組大潮
如果對大型鋼企來說,淘汰落后產能是“任務”,那么對于不少中小民營鋼企而言,這卻是關系企業“生死存亡”的大事。
“我是辛辛苦苦發展起來的,強制性地恐怕很難行得通,關鍵要給一個出路。”唐山國豐鋼鐵總經理張震表示。
出路在何方?“研發自主技術、塑造企業自己的拳頭產品是中小鋼企生存和發展的出路。”山東淄博一家鋼廠負責人表示,“鋼廠將會在技術改造和節能減排上下大工夫,加強鋼材產品的性能提高與改善,尤其是將對建筑用鋼標準進行改進。”
然而問題是,我國中小鋼企有1000多家,全部做特色產品是不可能的。而且,大多數中小鋼企并沒有充足的資金和技術實力進行戰略轉型和產品升級;即便它們上馬高附加值的鋼材項目,也未必是大型鋼企的競爭對手。
對此,中國物流技術協會前任理事長牟惟仲認為:“尋求與大型鋼企進行互補性重組也是中小鋼企可供選擇的發展方向。鋼鐵集團化趨勢是肯定的,各省都要成立大的鋼鐵集團,比如象河北鋼鐵集團一樣。”
“聯合重組可以達到‘雙贏’的目的。對大鋼企而言,可以將已形成規模效應的低附加值產品的產能劃撥出去,集中生產高附加值產品;對中小鋼企而言,可以補充大鋼企產品轉型后在低附加值產品方面留下的空缺,并繼承大鋼企在低附加值產品上的規模效應,而且還可以適度擴大自身的銷售網絡,進入大型鋼鐵企業已有的市場領域。”也有分析師如此道。(謝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