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中國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至少有城鄉(xiāng)、地區(qū)、行業(yè)之間的發(fā)展不平衡等因素,也跟政府和企業(yè)擠占過多資源有關
大雨傾盆而下。21歲的王永松在取款機里,領到了上個月的工資,1520元。正當他把錢揣進荷包時,一輛寶馬車從路邊呼嘯而過,泥水濺濕了他一身。
沖著遠處早已模糊的寶馬車罵了一句后,這個瘦削的青年一貓腰,便飛身跑向馬路對過的宿舍。雨霧里,一切都迅速地模糊掉。亞熱帶的廣東,所有的事情,都和這天氣一樣變化無常。
還沒進屋,褲兜里的手機響了起來。一接通,原來是廣州的堂哥打過來的:下個禮拜天堂哥結婚,請他過去喝喜酒。堂哥在一家證券公司上班,年薪幾十萬,電話里說說笑笑。
對堂哥,王永松只有羨慕。作為廣東南海一家汽車零部件公司的員工,從去年5月進入工廠的第一天起,學生時代的無憂無慮就一去不復返了,“錢掙得太少”成了王永松的一塊心病。
起初,他還一直想不明白,為什么他站在流水線旁辛辛苦苦干活,卻總趕不上物價上漲的幅度快。在沒有原因的被剝奪感驅使下,這個初出校門的年輕人,參加了一場全國矚目的要求加薪的停工運動。
不久,王永松在另外一家民營汽車零部件廠找到了一份新差事,工資多了三百塊錢。漸漸地,一種對現(xiàn)實的無力感取代了最初的憤怒。現(xiàn)在,王永松沒有選擇地成為流水線上一顆有血有肉的螺絲釘。王永松并不知道,一個叫做收入分配改革的計劃,在2010年將要出臺,并旨在促使像他一樣的人收入會出現(xiàn)變化。
那些無法跨越的鴻溝
王永松是地地道道的農家子弟,家在廣東湛江郊區(qū),工廠的同事,快餐店里的老板娘,都喊他靚仔。這個18歲的打工仔最討厭別人喊他農民工。
在王永松的印象里,農民工是個帶有污蔑意味的詞兒。出生于廣東湛江農村的王永松,對于城鄉(xiāng)差別的最初感受,源于小時候的一次走親戚。
1999年,10歲的王永松,第一次被父親帶到廣州大伯家走親戚。在大伯家,王永松第一次看到了以前只在電視里見到的電腦,大他6歲的堂哥幫他申請了有生以來的第一個QQ號。
十年前的一趟廣州之行,王永松感受到了當公務員的大伯和在老家種田的父親之間巨大差別。城鄉(xiāng)差別的印象深深地烙在了王永松的心頭。
那一年,國家統(tǒng)計局的統(tǒng)計資料顯示,全國農村居民收入為城鎮(zhèn)居民的收入的兩倍多。從那時起,王永松開始明白父親為何從小教育他“好好讀書,以后上大學進城坐辦公室”。
“這些年家里三個兄弟姐妹讀書,都是靠父親在廣州打工養(yǎng)著?!蓖跤浪烧f,家中的幾畝水稻只夠得上全家一年的口糧,種田早已不是收入的主要來源。
眼下,家里的三個姐姐分別在珠海和中山打工,而50多歲的父親,仍然在廣州一間小餐館的后廚里掂勺,肩膀上搭著的一方毛巾,終日為汗水所浸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