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規前科
對中儲糧“參與推高糧價”的質疑,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早在2006年托市政策實施當年,中儲糧公司及地方儲備糧公司就以發改委和財政部聯合公布的“最低收購價”收購小麥815億斤,占到當年全國小麥總產量的40%以上,流通小麥總量的60%以上。在河南、河北的一些地方甚至出現了糧倉爆滿、露天存放的現象。
然而,當年11月初糧食主產區和主銷區的小麥卻不降反而驟升。有關部門隨后多次在鄭州和合肥等地公開拍賣當年中儲糧公司新收購的“臨時存儲”小麥,總量超過400萬噸,但當時平抑糧價的效果卻不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政府投放市場的400多萬噸最低價小麥,拍賣底價全都高于當初的最低收購價。這對于惟一的賣主――中儲糧公司來說,可謂“一舉多得”――托市收購抬高了糧價,高價賣糧又增加了利潤,同時也實現了國家要求的“順價銷售”。
在一些政府官員看來,這是當年糧食調控政策的成功之舉,而在一些專家看來,這卻是中國糧食流通市場化改革的倒退。
“糧價上漲問題出在流通環節,主要原因可能是中儲糧‘托市’收購太多了,投放市場又不及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研究員崔曉黎當時發表的看法頗具代表性。
2007年,最低收購價政策執行的第二年,中儲糧公司甚至實施了張榜收購加宣傳收購的方式,繼續順風順水收購最低價小麥。
而各地原先具有收購資格的糧食流通企業,早已由往年的“收購主體”淪為給中儲糧“打工”,為了消化此前收購的陳糧,各地糧庫開始使用“轉圈糧”的手法。
到了2008年,這種手法愈演愈烈。最典型的是,當年中儲糧在河南最低收購價收購的小麥達到495億噸,占河南當年小麥總產量612億斤的80%。很多業內人士都直言:只有糧庫通過操作、將庫里的陳糧作為新糧收購回來,才有可能出現80%這么高的收購比例。
發改委和國家糧食局為了限制“轉圈糧”的出現,曾嚴禁中央和地方儲備糧的承儲企業,以及承擔小麥最低收購價收儲任務的庫點,參與購買國家拍賣的小麥,“但糧庫完全可以找有關系的加工企業聯合做假”。
也就是說,有收儲資格的糧庫可以給企業打電話,委托他們幫忙拍賣糧食,企業則到鄭州糧食批發市場,拍賣下該糧庫去年甚至前年收儲的陳糧。而在整個過程中,小麥并沒有離開過糧庫,僅僅是糧庫和企業之間的虛假交易。
盡管“轉圈糧”已經成為基層糧食系統內人所皆知的“規則”,但2008年8月底,國家糧食局向河南派出調查組,卻只查出了一起“轉圈糧”案件。“在賬目上找不到中儲糧違規‘證據’,即使是國家糧食局也無可奈何。”知情人士透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