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華農業出口是雙邊貿易關系中的一個相對亮點,盡管兩國在農產品領域也出現了一些緊張局勢。例如,從2003年開始,由于擔心瘋牛病,中國禁止從美國進口牛肉,而美國雞肉進口也面臨著高額反傾銷及反補貼關稅。奶制品也是一個雙方關注的領域,兩國目前正就美國奶制品進口的一項新認證要求進行談判。
然而,中國對大豆和棉花等農產品幾乎沒有設置任何非關稅壁壘。例如,中國已批準進口美國的轉基因大豆,也沒有設置進口上限。
美國政客們表示,中國可以在進口外國農產品方面做更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正就一項申訴進行調查:即中國的糧食進口僅限于幾種產品。參議院金融委員會主席、蒙大納州民主黨議員馬克斯·布卡斯表示:“我們在中國市場面臨不公平的限制。”美國總統奧巴馬上周提名伊利諾伊州糧食貿易和加工公司總裁帕特里夏·沃特茲加入一委員會,建立該委員會的目標是提振美國出口。
中國政府將農產品的自給自足作為國家目標,中國的小麥、大米和玉米生產通常都能夠滿足國內需求。今年,由于上一季中國國內收成不佳,15年來首次從美國進口玉米,不過進口總量較小。
耕地面積不斷縮小、水資源供應有限、技術過時以及小面積種植,這些因素都限制了中國的農業生產。中國農田地塊的面積中值不到1英畝,因此無法形成規模效益。美國農業部表示,中國通過為農民提供補貼和價格支持,在小麥上基本上仍能實現自給自足。
美國農業部在最近一份報告中稱:“中國先前對大豆和棉花等具有戰略意義的農產品政策的放開表明,在價格高企且農作物不是‘太具有戰略意義’的情況下,中國愿意放棄自給自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