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7月15日消息(記者費磊)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8時12分報道,鋼鐵行業新一輪的洗牌一觸即發。7月12號,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鋼鐵行業生產經營規范條件》,對鋼企產量、能耗、環境保護等6個方面的指標作出硬性規定。中國鋼鐵市場格局將有哪些變動?中小鋼鐵企業又該何去何從?
最近幾天,山東傅山鋼鐵有限公司總經理彭榮均和遼陽鋼鐵有限公司董事長解威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這一切都緣于工信部12號發布的《鋼鐵行業生產經營規范條件》。
新出臺的《規范條件》第一次明確規定了鋼鐵企業的生產規模:2009年普鋼企業粗鋼產量100萬噸及以上,特鋼企業30萬噸及以上。這意味著百萬噸的年產量成為鋼企準入門檻的“生死線”。蘭格鋼鐵分析師徐立指出,按實際已發生年度的粗鋼產量為標準,就是為了防止企業為達到條件而單純追求規模擴張:
徐立:以前企業為了擺脫被淘汰的命運,部分鋼鐵企業開始與國家規定的淘汰標準“競賽”,國家規定高爐的標準是300立方米,那么企業就拆除舊爐子,上超過300立方米的高爐,最終結果是這部分產能得不到淘汰,反而增加了產能。這次規范條件與國務院提出的2010年底不再核準備案任何擴大產能的鋼鐵項目是有機結合的,將解決企業與國家淘汰標準競爭的問題。
此外,《條件》還規定了具體的排放標準。鋼鐵咨詢機構“我的鋼鐵”資訊總監徐向春指出,和以往新建項目的核準、審批或行政許可不同,此次發布的《文件》是對現有鋼鐵工業實施全口徑的行業管理。
徐向春:它把以前分散于不同部門出臺的不同的文件綜合在一起,從環保的角度、從能源消耗的角度,從技術裝備在對商品行業土地的審批、環保的監測、銀行對于鋼鐵項目信貸等等,把這些都統一在一起提供了一個綜合性的文件。
徐向春介紹說,中國鋼鐵工業協會70多家會員基本上占據了80%的產量。而剩下的數百家中小鋼廠都難以達到《規范條件》所規定的標準,將面臨被淘汰的命運。
徐向春:根據我們的了解,100萬噸以下的企業它所占的產量的比重大概是百分之十幾這么一個水平,也就相當于有五六千萬噸產能的企業不符合這個條件。從企業的數量來說,應該有個二三百家左右。如果從工藝裝備水平,是按照2005年7月以后1000立方米的高爐標準來進行劃分的話,那恐怕就有相當多的在生產規模符合100萬噸的范圍的企業,但是它的裝備水平可能還達不到這個要求,這部分企業占的產量的比重恐怕有百分之三四十,這個影響會比較大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