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貨幣政策在保持適度寬松的總基調不變之下,仍需在保增長、防通脹、調結構之間尋求平衡點。當前,政策進一步緊縮的空間變小,貨幣政策仍需靈活以對。
流動性管理仍以回籠為主
今年以來,在貨幣政策回歸適度寬松的基調下,公開市場操作與存款準備金率成為調控流動性的主要有力手段。
公開市場操作方面,在前四個月內,除了因春節因素央行在2月份凈投放資金外,其余全部為凈回籠資金。凈回籠資金的局面一直保持到5月的中旬,令公開市場累計凈回籠資金量一度高達4520億元。同時,央行三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有力地控制了商業銀行信貸規模。
在此之后,商業銀行超儲率已降至較低水平,市場資金供給量下降,且大型商業銀行由資金融出方轉為融入方,加上外匯占款增長出現驟降,多重因素影響之下,公開市場操作方向發生逆轉,僅用了五周時間,央行就徹底扭轉了公開市場在今年上半年的操作結果:由凈回籠約4500億元,轉為向銀行體系注入近1600億元流動性。公開市場操作的靈活性顯現無疑。
下半年,公開市場巨資解禁壓力仍然較大。資金到期量合計將達到2.17萬億,與今年上半年基本相當。這意味著在資金面緊張局面得到緩解之后,下半年公開市場面臨的回籠壓力巨大,存款準備金率也仍有上調空間。
下半年流動性管理操作有兩項重要指標參考:一是從目前來看,如若經濟面臨的二次探底風險不會進一步加大,全年7.5萬億元左右的信貸規模紅線料難突破; 二是外匯占款的增長可能成為公開市場操作參考的重要指標,如未來階段性出現外匯占款增長驟緩、資本外流的情況,則公開市場操作的方向可以靈活轉變,調整存款準備金率的節奏也將放緩。
加息或是“點剎”
去年全球各經濟體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的推出,為通脹埋下伏筆。今年5月份,我國CPI同比漲幅首次突破了3%的警戒線,而此前CPI已超過一年期定期存款2.25%的利率水平。不少專家認為,應適時上調利率,改變實際負利率狀況,穩定居民通脹預期。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此前曾表示,是否決定加息,主要取決于國內因素。在GDP一季度11.9%的高增速之后,宏觀經濟的多項指標已顯示出經濟增速將在未來幾個季度適度回落的苗頭。加上房市調控和政府融資平臺監管加強可能影響投資和消費增速、歐元升值拖累出口、歐洲債務危機延緩各國加息步伐,國內加息預期有所降溫。
不少專家認為,短期內加息的必要性有所降低,利率調整可能延后。即便加息也是“點剎”,不會步入加息周期。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盡管5月物價漲幅創階段性新高,但是否形成持續上升趨勢還需觀察。預計年內利率上調1-2次。
興業銀行資深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如果未來CPI上行并未伴隨高順差,而是存款增速的繼續下降,則在7-9月份之間存在最多單邊提高1次存款利率的可能。
巴克萊資本發布研究報告認為,由于中國上半年持續實施信貸控制,廣義實質貨幣增長率已經從2009年第三季度的30%下降至2010年5月份的18%,這意味著顯著的貨幣緊縮政策已經發生。在此基礎上,中國央行在加息問題上采取的措施可能將低于外界預期。
匯率短期不會“快走”
6月19日晚,中國人民銀行宣布進一步推進匯改,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懸疑半年的匯率改革走向得到明確。此番重啟匯改,時值中國經濟走出V型反彈、卻面臨二次去庫存風險、中國經濟轉型刻不容緩,但歐債危機對中國出口的影響不容忽視之際。
在復雜的經濟局勢面前,分析人士認為,人民幣短期內不存在大幅升值的基礎。另一方面,人民幣將走向更為靈活的雙向波動,也消除了單邊升值預期對經濟的負面影響。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稱,人民幣不會迅速升值。由于各國經濟刺激計劃對經濟增長的推動力逐步變小,全球經濟面臨復蘇之后又探底的風險,未來幾個季度將看到全球經濟復蘇的腳步放緩。他認為,未來幾個月中國出口將有所放緩,人民幣升值的過程是長期而緩慢的。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蒙代爾也表示,中國匯率政策不會有太多改變,人民幣匯率平穩,是全球以及美國經濟維持穩定的重要元素,太劇烈的變化可能導致災難。
盡管如此,野村證券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孫明春認為,匯改的長期影響不可低估。人民幣對美元的累計升值幅度可能會很可觀,例如2005年7月至2008年6月期間人民幣對美元就累計升值21%。這將加大中國的購買力,促進資源配置,同時促進人民幣在未來15至20年中邁向國際化。
連平認為,今年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幅度在3%-5%之間。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人民幣的走勢,還要參照歐元、美元的走勢,如果歐元能對美元在當前基礎上保持穩定,則人民幣兌美元小幅升值的空間更大些。(記者 任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