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游擊隊”模式
作為國內三家環境交易所之一的北京環境交易所,目前也在國內碳交易市場上運作CDM項目,從去年8月成立到現在已經促成了3000多萬元的交易。但是,相關數據顯示,到2010年,中國碳交易市場將達1.4億噸左右,以一噸10美元的較低市場價格計算,總額也將達14億美元,3000萬的碳交易份額顯然還有些微不足道。
北京環境交易所交易運營中心副主任龔俊松向記者表示:“國內碳交易企業目前來看還都處于剛剛起步的階段,交易平臺也比較滯后。”
在北京一家節能科技有限公司工作的嚴華告訴記者,現在節能科技市場上很多公司對行業并不了解,只是覺得這種項目有利可圖,“出低價談下項目,然后拿到錢就跑,不僅完全沒有信譽可言,也擾亂了市場的價格。”
“目前國內專門做CDM咨詢的估計有上百家,但真正有實力的不多。”嚴華告訴記者,國內企業的差距主要是對國內外特別是國際政策動向跟蹤不及時,且沒有一個合理的鏈條。
而路躍兵則開玩笑地將中國國內節能企業這樣的運作模式稱為“游擊隊”模式。他表示,由于中國企業對于該領域的了解有限,缺乏相關知識,以及信息不對稱等因素,使得同國際市場的價格相比,中國相關碳排放量交易產品存在嚴重的價值低估現象。
這樣的例子在國內不在少數。
2008年,寶鋼公司以10歐元/噸的價格向英國瑞碳公司、瑞士信貸集團出售碳排放量,美國國際集團(AIG)以6.5美元/噸的價格向新疆和四川購買碳排放量。而就在荷蘭和世界銀行進行碳交易時,碳排放量的價格已經達到了23.15歐元/噸。
因此,雖然有專家預測,到2012年全球的碳交易總額將高達1500億美元,超過石油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中國有望在其中占據三成以上的份額,但有關數據顯示,中國碳交易的價格每噸要比印度少2—3歐元,更不及歐洲二級市場價格的一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