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房地產調控逐步深入和國外歐債危機影響擴散,此前對于經濟前景一致看好的專家學者開始出現了分歧。樂觀者認為國內調控和國際動蕩不足以動搖經濟向好態勢,而謹慎者則強調需對可能出現的二次探底保持警惕。
興業銀行資深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一方面歐債危機不會打斷全球復蘇進程,短期內對中國經濟負面影響有限;但另一方面,危機造成歐元匯率破位下跌,人民幣兌歐元升值明顯,給我國對歐出口造成壓力。
中金公司宏觀經濟分析師徐劍指出,盡管“歐豬五國”占我國出口的比重僅為3.5%,但歐盟是我國最大的出口目的地。更重要的是,貨幣和信貸惡化比實體經濟對我國出口的影響更大。2008年我國出口下滑速度大大快于貿易伙伴經濟下滑速度,正是因為國外進口商難以取得貿易融資。歐債危機對我國出口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
關于房地產調控對經濟的影響,商務部研究員梅新育認為不必過于悲觀。我國海外工程承包發展勢頭良好,2009年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金額1262億美元,增幅達到兩位數,這都會緩解房地產降溫給建筑、建材業帶來的沖擊。
而魯政委則稱,房地產調控應避免急于求成,避免用力過大過猛造成超調。在啟動房地產調控的同時,應做好應對房地產調控負面效應的方案和房地產超調后補救方案的研究和準備,以備萬一。
在對形勢判斷出現分歧的同時,有關政策走向的建議也出現差別。魯政委表示,溫家寶總理日前視察天津時的表態正是針對最近國內外出現的一些不確定的形勢做出的指示,這意味著,在獲得對形勢更清楚認識之前,宏觀調控政策將會采取觀望態勢。
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則認為,由于存在多種顧慮,本來早就應該進行的加息和人民幣匯率改革可能被推遲。不過他堅持認為,目前采取的行政調控容易造成經濟的大幅波動,應合理把握力度、更多地采用經濟手段來調控。如果不能容忍GDP減速,緊縮放松所帶來的后果可能是更大一輪的通脹和泡沫,將導致新的經濟波動。記者 聞 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