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華網舉行的“今年兩會,你最關心的話題”的調查中,“收入分配”問題位居榜首。 中新社發 葛勇 攝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收入分配改革劍指國有壟斷
對壟斷行業的高薪高福利進行有效調節,不僅有助于縮小收入差距,更攸關社會公平與正義
本刊記者/王家敏
2010年兩會前后,“收入分配改革”密集出現在官方表達和民間討論中。2月3日,胡錦濤總書記在談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時,把“加快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放在了首位。3月5日,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但是,由發改委牽頭制定的《關于加強收入分配調節的指導意見及實施細則》(下稱《實施細則》)仍未見出臺。3月初,坊間流傳該《實施細則》被國務院退回修改的消息。
針對此傳聞,發改委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楊宜勇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透露,“改革需要全盤考慮,下半年國家各部委和社會各層面將會集中討論,細則應該在2010年底前出臺”。
“調高”思路
收入分配格局調整正式提上議程在4年前。2006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提出“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調節過高收入”。
這次會議為收入分配改革提供了“提低、擴中、調高”的初步思路。其中,壟斷行業收入分配調整則被部分學者稱為“調高”深水區,幾年下來進展乏善可陳。中共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中兼顧公平的要求,即弱化權力在要素市場的支配關系,減少行政壟斷干預,通過擴大公共決策減小既得利益制度化的幾率。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指明了方向,“要深化壟斷行業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對壟斷行業工資總額和工資水平的雙重調控政策。嚴格規范國有企業、金融機構經營管理人員特別是高管的收入,完善監管辦法?!?/p>
這意味著,2009年下半年出臺的相關調控政策與監管辦法將進一步完善與落實。包括去年9月下發的《關于進一步規范中央企業負責人薪酬管理的指導意見》,11月首先在冶金、電力、石油石化、航空等四個行業啟動的國企工資總額預算管理改革。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研究所所長蘇海南認為,該改革的核心在于盡可能剔除壟斷因素對工資收入水平的影響,“進一步清理整頓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過多過濫的津貼補貼,整頓壟斷行業過多過濫的福利待遇、補充保險等”。
壟斷行業的高薪高福利,一直遭人口誅筆伐。近年“兩會”諸多議案、提案都與此相關。原勞動保障部副部長步正發2006年披露,電力、電信、金融、保險、水電氣供應、煙草等行業職工的平均工資是其他行業的3倍,加上工資外收入和職工福利待遇,實際收入差距可能更大。
據國資委統計,2006年中央企業利潤總和達7500余億元,同比增長近20%,其中大部分的利潤都來自石油、煤礦、電力、交通、電信等壟斷行業。2007年《國務院關于試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意見》要求石油、石化、電力、電信、煤炭等資源型企業按凈利潤的10%上繳;鋼鐵、運輸、電子、貿易、施工等一般競爭類企業按凈利潤的5%上繳。
上述《意見》實施以來,已有多名人士提出應當上調比例并擴大使用范圍。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小魯認為,“長期以來,壟斷國企的稅后利潤沒有全民共享?,F在政府完善社會保障的改革,首要問題就是缺錢,但國企利潤上繳用于全民福利的步伐太慢?!?/p>
今年兩會期間,九三學社中央提交了《關于優化國民收入分配結構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建議》的提案,指出2008年電力、石油、煙草等壟斷性質的行業職工平均收入已達到全國平均水平的5~10倍,提出應將國有企業利潤納入財政預算。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主任高強也在此期間表示,利潤上繳目前覆蓋范圍還比較小,只限幾個行業,國有企業稅后上繳比例還比較低,稅后利潤分配還不夠規范,“今后應逐步擴大覆蓋范圍,提高上繳比例,規范企業稅后利潤分配。”
而全國人大代表李永忠更是提出,“(相比民營企業)按照解決就業的比例來換算,國企應該上繳90%的利潤,用于解決現在的民生問題。”
國資委研究中心相關負責人就此回復《中國新聞周刊》,“關于國企利潤上繳比例的問題,需一定時間的準備?!必斦控斦芯克L賈康透露,“上繳資金的用途,在必要情況下可能向更大范圍民生轉移?!?/p>
3月24日,國務院常委會信息顯示,中國將從經濟布局與行業準入著力,鼓勵民企參與國企改制,深化傳統壟斷行業和領域改革開放。這意味著發改委醞釀的“促進民間投資20條意見”即將亮相,民間資本可能涉足壟斷行業、公用事業、基礎設施、社會事業、金融服務等領域,各行業利潤率與行業間收入水平或將改寫。
充分博弈
“如果窮人永遠窮,中產階級始終中產,那任何人都沒有夢?!睏钜擞抡J為,國民收入分配格局背后,不僅是深層次的體制問題,與中國社會文化亦有關聯,“日本一些公司,管理層與底層員工工資差距不過三倍,中國一些企業則有70倍的差距,人與人之間的能力差距恐怕不會有收入差距這么大?!?/p>
反觀部分國家的改革經驗,只有當每個人公平分享社會資源,富人、中產、窮人相互尊重,社會利益才不會固化,矛盾也容易化解。
“收入分配調整不僅是政府政策,每個人都不能做改革的看客,”楊宜勇提出自己的主張,“比如企業員工不能等著國家文件漲工資,也不能只盯著工會主席,需要提高自身的談判能力,建立有力的工會,聘請談判專家、會計師、律師等專業人士解決問題?!?/p>
全國人大常委、經濟學家鄭功成也主張,惟有經過民意的充分博弈,收入分配改革才可能均衡兼顧各個群體的權益。
據了解,《實施細則》并不排除征求公眾意見的可能。楊宜勇提出,公眾應當淡化文件本身,積極參與改革的討論與推進,拿出成文的意見,“《勞動合同法》征求意見時,外資企業普遍參與,有的甚至提交了三五百頁意見,而中國一些民營企業只是滿腹牢騷,但法律剛施行,他們就要求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