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美國能源部公布的報告顯示,上周美國消費者對能源需求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5%。由于美國是全球能源最大的消費國,該消息公布后,國際油價迅速走高。到當天收盤時,紐約商品交易所四月份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1.23美元,收于每桶82.93美元。這使得剛剛在15日回落至80美元之下的國際油價,再次攀升至80美元之上,引發了兩會后國內市場對成品油調價預期的推測。
兩會代表建議10天聯動
在本次的兩會上,成品油定價周期問題成為代表們熱議的焦點。全國人大代表、中石化金陵石化公司董事長張大福提交了一份建議,他希望國家發改委將成品油調價的觀察期縮短到10天,最終實現價格調整的“小步快跑”。張大福表示:“在一定的油價區間內逐步將調價權下放至國內石油企業,國家定個規矩,企業來執行,再由政府監督。”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石油分公司總經理陳立國也建議將成品油調價周期由當前的22天縮短至10天。陳立國還呼吁對定價機制其他方面進行調整,包括應對國際油價沖破每桶100美元后的定價方案等。
2009年國內成品油價格共調整8次,其中5次調價明顯滯后,3次調價與國際油價變化趨勢相反,而且8次調價中只有2次降價的幅度與國際油價變動相當。如果嚴格執行定價機制,2009年的調價次數應為10次,其中8次上漲、2次下降,比實際調價次數增加2次,全年汽柴油價格總水平也將高于實際價格。
對于外界爭議的“22個工作日和4%的漲跌幅度”這兩個焦點,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高級顧問、中國能源學會副會長周鳳起表示:“發改委只能是細節調整而不是大改。例如目前國際油價跟蹤時間為22個工作日,要研究看看能否再縮短一些。我個人的觀點是,縮為4—5天不太可能,15天左右也許比較合適。“對此,中石油集團一位人士對此亦持相同看法。”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現在的機制也是在經歷了長時間的多方討論才定下來的,不會輕易就大做調整。”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在接受《中國能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兩點相對而言比較容易,其他則比較困難,目前時機還不成熟。”林伯強認為由于國際油價漲幅的不穩定性,現行周期22天是比較合適的。“國家的宏觀經濟經不起價格的頻繁波動”最后他總結道。
加油站優惠收緊引發漲價猜測
據了解,中石化中石油兩大巨頭近日“不約而同”要求上海地區的數百座加油站取消前期優惠,調至國家最高零售價。不過一些合資及民營加油站仍在降價促銷。上海一家中石油合資加油站負責人接受《中國能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合資加油站有一定的浮動空間,目前我們的價格比中石油通知的低0.1元/升。”
記者調查發現,廣州地區目前優惠幅度雖略有收縮,但整體促銷力度仍然很大,仍有近180座加油站有優惠。與3月初相比,中石油和中油BP優惠范圍擴大至近70座,且促銷力度更大,國Ⅲ標準93號汽油最便宜的以6元/升的整數價在出售。中石化則繼續保持近80座的優惠范圍和此前0.1元—0.48元/升的優惠力度。不過,外資加油站及民營加油站已逐步在縮小優惠范圍。其中外資加油站已由月初的9座油站促銷收窄至4座。
北京方面,截至18日,中石化“直降4毛”限時優惠取消的有崇文門、北京站、方莊等加油站,基本靠近二環;三環路附近的左家莊、萬泉莊等加油站仍在限時優惠;而青年路、清華西門等相對偏遠的加油站則推出了全天“直降4毛”的優惠。中石化北京石油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靈活調整加油站的優惠主要是根據市場行情決定,中石化并無打價格戰的意圖。另外,中石油部分站點也取消了直降四五角的優惠。
而在北京東四環外的一家民營加油站,記者發現站內仍舊貼著“93號汽油直降0.54元/升”的標幅。一位家住附近的私家車主楊先生告訴記者:“這家的汽油價格比別家都低,但是車主都知道他家油品不好。便宜幾角我不關心,我現在就想知道發改委是不是又要調高價格了。”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隨著國際油價走高和四月份成品油消費旺季的到來,預計全國范圍內加油站降價促銷的范圍和力度還會繼續收縮。
成品油定價謹防投機
2009年成品油價費稅改革之后,“漲得快、降得慢”成為公眾對成品油調價最大的非議。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有代表、委員提議,中國需要改革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以防止投機活動,并使成品油價格進一步與國際接軌。許多專家認為,這種定價機制鼓勵零售商囤積汽油和柴油,根據22天調價周期預測漲價時機,在價格上調前囤積,調價后再以高價拋出賺取利潤。對此也有業內分析師認為,近幾輪國際油價的跌宕起伏均與投機基金的炒作有關。
記者了解到,按照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的定義,期貨市場上的投機者是指那些既不生產也不消費,僅以其自有資本買賣期貨并通過期貨價格變化牟利的主體。而在國際石油期貨市場中,一般把石油期貨市場交易者分為報告的商業性交易者,包括原油生產者、中間商、重要的消費者如航空公司等,其主要目的是利用期貨進行套期保值交易。但實際上,投機與否主要取決于單次交易時的交易動機,監管者無法區分每一筆交易的投機性質,只要能夠賺錢,所謂的商業性交易者也會受到從事投機交易。由于幾乎所有的金融決策過程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投機,有些經濟學家甚至稱“投機無所不在”。
對于“投機”這一敏感問題,浙江科技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孫澤生對記者表示:“應理性看待投機行為。2008年中,對投機的指責曾促使國際能源署、歐盟和美國國會等紛紛宣布調查石油市場中的投機行為,至今未有定論。投機行為與期貨市場密不可分,石油期貨市場的形成是石油市場結構和定價體制演變的必然結果。投機行為增加了市場流動性,是石油期貨市場效率的主要來源。”
也許,相較于不斷爭論究竟是22天還是10天,我們更需要警惕的是那些以牟利為目的的商業交易者,這些投機才是影響油價的本源所在,也是監管當局和政府有必要認真加以關注的地方。(記者 蔣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