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中產 “中產的不是收入,而是生活”
誰最中產?
新春剛至,“準中產”劉心邁入本命年。
誰更像中產?36歲的劉心對于這個問題的思考是從一個月前畢業十年的同學聚會開始的。
“碩士畢業到今天已經10年了,終于同學們都聚到了一起。”當年從所謂的象牙塔畢業,同學中三分之一出國,三分之一進了政府部門、壟斷國企,其他進了高校等事業單位。
同學聚會,說白了,就是對資產狀況的一次考驗,一次心理上的對抗。根據這次聚會的不完全統計,年收入大都在10萬至30萬之間,家庭收入在15萬至50萬之間。當然,海外出國的不算,但即使在政府機關,一年也有10多萬。
“如今聚會的焦點永遠都是房子。我們這批人里,房子買得最好的,不是在國外名牌大學混了幾年博士后回來年薪40萬的,而是一個月遠不到萬元工資的壟斷國企副處級同學A。A同學剛畢業進去就分到東城的100平方米兩室一廳,不像我畢業租房住了5年才貸款買了自己的第一套房,后來一次性補助20萬。老婆是銀行的,無息加上低息貸款,買了一套房。后來,夫妻兩人在北四環又買了一套三室一廳。原先的房子都不用賣掉,收租每月4500,加上兩人的公積金,根本沒有壓力。”現在,夫妻兩人有三套房,市值500W以上,2部車。存款介乎50萬到100萬之間。
接著就說那個年薪40萬的同學B吧,老婆掙10萬,一年50萬應該是很不錯的了。可是要知道念博士的時候,基本沒什么收入,不借錢已經是很不錯了。這位老兄是3年前回國,剛回來的時候大概25萬,等積累到“首付”的時候,已經是1年前了。目前情況是,在東五環外買了個兩室一廳,每月還貸。
再說另一位在外企工作的同學C,卻最“可憐”。夫妻兩人收入雖說比在政府機關稍高,卻總花自己的錢。房子是兩居室,2004年貸款買的。后來好不容易手上有了20多萬的存款,才發現根本買不起好一點兒的房子,看得上的都在200萬以上了。想想也不知道做什么好,同學B就買了輛10萬出頭的小車,油錢自己出、停車更不會有人報銷。
而有了車以后,同學B 發現每年存款的速度下降了一半以上——離中產的夢想似乎越來越遠了。在公司打工,除了工資以外,什么都沒有。雖然現在有房(老房子)+有車(小車)+存款(不到30萬)——整個一“經濟適用”夫妻!這不,連女兒的教育基金都不夠……
比來比去,原來“最中產”的不是收入最高的,而是那個壟斷國企的同學。
“準中產”眼中的“新中產”
就在春節之前,社科院發布了一個頗有爭議的研究成果,稱中國中產階層的規模已占總人口的23%左右。課題組組長陸學藝稱,中產階層首先是一個職業的概念,是一個人的職業、聲望、文化三者的綜合水平。
“很多人都‘被中產’了。”在劉心看來,被媒體和財經人士評論為“嚴重不靠譜”的這個結論,純屬“磚家”的一廂情愿。
與房子、汽車、狗等標準完全不同,劉心目前將自己嚴格劃定為“準中產”。
他首先分析了自己的資產構成:手中現有房產兩套但均有貸款,一套自住,一套投資,并有一輛轎車——這部分被業內人士定義為固定資產。同時,劉心在2009年底變現先前持有的一套房產,這筆“閑錢”及股票投資加起來共200萬元——這部分定義為“金融資產”。
“看了我的資產構成就會知道,我是典型的‘準中產’,但未來的努力目標是新中產。”劉心說,兩套房產以及200萬的金融資產是他作為“準中產”的資產儲備。
什么是劉心眼中的“準中產”和“新中產”?
“‘準中產’就是準備成為中產,以我目前的狀況,還不符合心目中的中產標準,就是有錢又有閑的一種狀態。”劉心說。
而“新中產”,在劉心看來,不僅是一種身份的象征,也不僅是心理上的滿足,最為重要的一條標準應該是:手中的資產確實能夠抵御任何的風險,跟得上財富縮水的步伐,還有大量的閑暇時間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業。
劉心計劃,自己大概在40歲左右才真正邁入新中產階層的范圍:“5年是一個發展周期。因為5年是一次經濟波動的周期,也是人生財富增長的一個周期。”到那時,自己再不用“被中產”,中產的不是“收入”,而是“生活”。
“能夠抵御風險,不是買了多少保險,而是能夠在經歷各種系統性風險之后,仍然保持滿意的生活標準,比如實現周游世界的夢想。”劉心笑著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