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GDP335353億元][CPI降0.7% 12月漲1.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5343億元][房產開發投資增16.1%][糧食總產量53082萬噸][豬牛羊禽肉產量7509萬噸][工業生產利潤轉增長][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投資增58.5%][四季度GDP增10.7%][人均GDP仍居世界百位以后][實錄]
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有關數據表明,中國經濟經受住了全球金融危機的考驗,成為全球最早實現經濟復蘇的國家。這不僅保證了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也對世界的經濟增長做出了貢獻。
從經濟總量上看,中國的GDP增長率達到了8.7%,城鎮新增就業勞動力達到910萬人,出口雖然由于國際經濟形勢的惡化有所下降,但仍然達到了1.2萬億美元,成為全球出口額最大的經濟體之一。這些成就的取得,首先在于中國經濟具有良好的基本面,經過30年的高速經濟增長,中國的經濟實力得到巨大的提升,正在經歷著加速的工業化、城鎮化的進程,這是我們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的最基本條件;同時,在全球金融危機和世界經濟衰退的背景下,中國政府果斷和科學地采取了一系列擴大內需、刺激經濟增長的措施,重振了市場信心,有效地遏止了2008年年末和2009年年初的經濟增長回落。從2009年第二季度開始,中國的經濟增長率明顯回升,最終實現了8.7%的經濟增長。這一高速增長使中國成為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最大的國家。
中國的經濟增長方式目前正在經歷著改革開放以來最大的歷史性的轉折。如果說改革開放以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中國經濟改革的重點是如何通過體制的轉軌激活中國社會潛在的經濟活力,實現和保持高速的經濟增長并達到既定的總量目標。那么到了現在,如何通過經濟結構的調整,使中國能夠在國際市場、資源、環境等一系列客觀條件的約束下,在需求領域通過改善民生尤其是改善中低收入家庭和欠發達地區的民生來擴大內需,在生產領域更多地通過技術進步、產業結構提升來提高經濟效率,實現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就成為我們在全面實現小康進程中新的任務。
應該看到,中國政府的一攬子刺激經濟增長的措施,是在世界經濟衰退、外需急驟下降的嚴峻局面下提出的。在實現總量平穩和較快增長的同時,我們的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了,尤其是投資和消費增長的矛盾更加突出。而為了解決由于市場信心下降而造成的貨幣流動性不足所增加的貨幣供應量,在市場信心明顯恢復甚至是有所高漲后,由于民間資金的流動性增加,貨幣供應量由不足逐漸轉化為豐裕,這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市場的通貨膨脹預期。
因此,無論從長期發展看,還是從短期運行看,中國經濟活動中仍然存在著許多需要解決的矛盾,不僅需要加強短期的需求管理、總量管理,也需要改善長期的供給管理、結構管理。通過體制創新和各種政策的科學應用,中國完全有可能在未來一個較長的時間里,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的經濟增長和經濟、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院長 劉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