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往年的供暖高峰期,時下電煤在全國鐵路、海運兩條線上再度演繹著“東西大跨運、南北大挪移”,但頻發的寒潮天氣令煤炭運輸遇阻,湖南、湖北、江西等中部省份屢屢敲響缺煤警鐘。
既然輸煤難,何不提高輸電比例?國家電網日前提出建設“兩縱兩橫”特高壓交流線路,以提高省際輸電能源傳輸方式的比例,緩解煤炭運力緊張。據了解,該工程初步規劃投資1200億元,預計在2012年建成。目前該工程已經完成了可行性研究報告,尚需等待國家政府部門的核準。
“兩縱兩橫”規劃破繭
國家電網發展策劃部規劃一處處長張正陵透露,國家電網正在大力加碼特高壓交流線路建設,目前,國網手中有三條跨省區交流輸電線路正等待國家發改委的核準,這三條待建線路只是國家電網更宏偉的“兩縱兩橫”骨干電網建設規劃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國網初步規劃在2012年建設完成“兩縱兩橫”特高壓交流線路。
據介紹,國家電網蓄勢待建的三條跨省區輸電線路分別為:皖電東送上海、從錫盟送電到南京、從陜北送電到長沙(即將“晉東南-南陽-荊門特高壓交流示范線路”進行南北延伸,北延到陜西,南延到長沙)。而“兩縱兩橫”輸電線路具體包括:“東縱”:從內蒙古到南京;“西縱”:從陜西到湖南;“南橫”:從四川雅安到上海;“北橫”:從蒙西到山東濰坊。這四條線路預計投資總額約為1200-1500億元左右。
據國家電網有關研究部門測算,2010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接近4萬億度,到2015年有望達到6萬億度,即五年內增長50%。隨著用電量的持續高增長,單純依靠鐵路運力的提升難以滿足各地電煤需求,電網建設要“未雨綢繆”。
不缺電廠缺電煤
煤電矛盾幾乎在每個用煤緊張的隆冬季節都會重演。一方面,巨大的用電需求,令電廠對煤炭需求量增加;另一方面,煤炭產能因種種因素未能全部釋放,導致煤價持續攀升,再加上煤炭運輸路線天然不足,遇到惡劣天氣、輸煤線路被堵時,電廠用煤更是緊張。
雖然近幾年來我國火電裝機容量增速居高不下,平均以每年1億千瓦時的增速增長,但問題的癥結在于“不缺電廠,缺電煤”。2009年12月份以來,我國中央直供電廠平均日耗煤量為245萬噸,同比增長33%,單月耗煤量將首次超越7000萬噸。而秦皇島港煤炭庫存依舊在不斷下降,煤炭需求強勁,煤價依舊強勢上行。
“30萬千瓦以上的電廠發電就等于賠錢,還不如不發!”華中地區一家電廠難忍煤價上漲發出如此嘆息。除了煤價之外,缺煤地區火電廠的利用小時數也遠遠低于其他地區。數據顯示,2009年,湖南、湖北、江西等華中三省大部分地區的火電利用小時數平均為3800小時,而全國火電的平均利用小時數在4800小時左右。
相比之下,離煤礦較近的坑口電廠則無需為煤炭運輸發愁。相比港口煤價的漲幅,坑口煤價的上漲幅度要小很多,因此,在煤礦資源富裕地區規劃建設大容量的電廠,建設煤電基地,推動煤電聯營,將是更有前景的經營模式。
輸電比例待提高
我國能源密集區與經濟重心呈現逆向分布,也使得煤電矛盾似乎是個必然。但下面一組數據或許能讓人們看到更深層次的原因。
國家電網有關統計顯示,我國跨地區的能源輸送以煤炭運輸為主,運輸方向以山西、陜西等煤礦集中省區向華東等能源稀缺地區輸送為主,輸送出來的電煤和電力比例為20:1。這意味著,絕大多數能源以煤炭的形式“長途跋涉”,被搬運到華東或南部地區當地的電廠進行發電。
如果提高電力的輸送比例,將更多的煤炭在當地轉化為電力通過跨省區的電網“互聯”,那么煤電矛盾至少在運力“卡脖子”問題上不會再成為煤炭漲價的籌碼。
目前,我國輸煤比重之所以那么高,與“就地平衡式”的能源發展論(即“將煤炭運輸到負荷中心進行發電”)是密切相關的。分析人士認為,按照“就地平衡”理論,地方政府愿意將電廠建在省內,以保證供電穩定,同時電廠也是拉動GDP的動力之一。但目前看來,經濟發展不止步,電力需求就還會大幅攀升,未來單純走“就地平衡”式的能源布局很難再適應能源新形勢。
而輸電能夠很大程度上配合鐵路、海運輸煤,解決煤炭供應緊張的問題。國家電網有關專家表示,“兩縱兩橫”骨干電網建成之后,到2020年有望將輸送電煤和電力的比例降低至4:1,即輸電的比例提升到20%。
張正陵介紹說,“兩縱兩橫”線路建成后,“三西”煤電基地、內蒙古和河北風電基地、西南水電基地的電力將送往京津冀魯、華東、華中負荷中心,特高壓輸電能力超過5000萬千瓦,每年可輸送電量3000億千瓦時,相當于輸送煤炭1.5億噸。這將為每年需要爭奪電煤運力的火電企業減壓不小。
然而,華電國際有關人士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提高輸電比例的思路是對的,但只能一定程度上緩解煤炭運力,輸電不可能完全取代輸煤,也無法根本上解決煤電矛盾。他介紹說,如果某個負荷中心單純依靠外來送電,本地的電源點較少,那么電網供電會很不穩定,保證一定的輸煤量還是必要的。其實,在煤炭富集地建設電廠的工作一直在做,但建電廠還受到水源等多種條件的限制,不是說建就建的。 (記者 邢佰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