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首 頁 要聞 圖片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專家專欄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數據庫/周刊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采購商
發展要聞  -11月PMI指數55.2% 連續9個月超臨界點 未來經濟回升態勢或趨穩 -中國艾滋病感染者超31萬 疫苗新進展 胡錦濤向感染者捐5000工資 -11月CPI轉正幾無懸念 新增貸款或略高于上月 明年難現嚴重通脹 -浙商夢碎迪拜 20億樓市投資蒸發 項目叫停 預計熱錢將流向亞洲 -低碳經濟趨勢 多項新能源鼓勵政策欲出 新能源汽車規劃明年出臺 -前11月股票成交超07全年 傭金創紀錄 資本市場十二五規劃正制定 -溫家寶談中國經濟:2009年是攻堅克難的一年 不追求過大貿易順差 -中央督辦5起國土資源違法案件 不符產業和供地政策項目不批用地 -五省區黨委書記調整 一個女書記三個研究生/簡歷 60后嶄露頭角 -90名學生通過"北大校長實名推薦制"初審 詳細名單 鮮有偏才怪才
首頁>>政策解讀
《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全文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2009 年 12 月 01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二是地理區位優勢明顯。黃河三角洲北鄰京津冀,與天津濱海新區和遼東半島隔海相望,東連膠東半島,南靠濟南城市圈,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隨著國際產業升級轉移加速,國內經濟由南往北、由東往西遞延,山東半島城市群快速發展,特別是隨著天津全國北方經濟中心地位確立、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步伐加快,作為環渤海核心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我省對接京津冀發展的門戶地區,黃河三角洲地區與天津濱海新區陸上最近距離80公里、海上最近距離110公里,處于華東華南向華北產業轉移擴展的中間地帶,面臨著主動接受輻射、擴大交流合作、集聚生產要素、吸引各方投資、加快開放開發的戰略機遇。

三是自然資源較為豐富。目前我省已探明儲量的81種礦產中,該地區有40多種,石油、天然氣地質儲量分別約為50億噸和560億立方米,是全國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海岸線近900公里,占全省的28%,是我省重要的海洋漁業基地之一。地下鹵水靜態儲量約135億立方米,是全國最大的海鹽、鹽化工基地。旅游、風能、地熱等資源豐富,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潛力巨大。

四是生態系統獨具特色。黃河三角洲處于大氣、河流、海洋與陸地的交接帶,多種物質交匯,多種動力系統交融,陸地和淡水、淡水和咸水、陸生和水生、天然和人工等多類生態系統交錯分布,是典型的多重生態界面,大規模發展畜牧業和養殖業、開展動植物良種繁育、培育循環經濟產業鏈、發展生態旅游等條件得天獨厚。擁有2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為多層次推進保護開發建設提供了廣闊空間。

五是產業發展基礎良好。經過多年的開發建設,形成了一批競爭能力較強的支柱產業、實力雄厚的骨干企業和市場占有率較高的知名品牌。2006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043億元,約占全省的五分之一。原油、原鹽、純堿、溴素等生產能力位居全國前列,化工、紡織、造紙、機械、食品等行業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勢頭良好。一大批大型龍頭企業對區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帶動作用。縣域經濟發展迅速,壽光、萊州、廣饒、鄒平4個縣(市)進入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7個縣(市、區)進入全省50強。

(三)制約因素。

一是淡水資源短缺。黃河三角洲屬淡水貧乏地區,多年平均降雨量577毫米,年際年內降水不均,攔蓄利用難度大;黃河作為重要客水來源,引水量受到國家分配我省每年70億立方米的指標限制;地下水含鹽量高,堿地種植耗水量大,水資源利用效率低。水資源總量多年平均為29.5億立方米,人均303立方米,比全省人均水平低41立方米,約為全國平均水平的八分之一。水資源短缺是長期制約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瓶頸。

二是生態環境相對脆弱。海岸防護設施不完備,現有防潮堤標準低,風暴潮威脅較大,海岸蝕退明顯。土地鹽堿化程度較高,林木覆蓋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環境污染仍未得到有效治理,生態環境治理與土地恢復整理的難度較大,地質、地震構造背景復雜,面臨著潛在的安全問題。

三是重大交通設施相對滯后。港口規模小,吞吐量低,配套支撐能力不強,缺少疏港鐵路及與周邊區域連接貫通的干線鐵路,高速公路網絡尚未形成。2006年港口吞吐量1200萬噸,僅占全省的2.6%;鐵路通車里程262公里,僅占全省的7.7%;黃河缺乏通航功能。交通滯后是長期制約該區域潛在優勢發揮的關鍵因素。

四是產業結構層次偏低。高層次人才匱乏,勞動者素質較低,自主創新能力弱,高效生態經濟尚處于起步階段。傳統農業占較大比重,產業化、規模化水平不高;地方工業總量規模較小,產業素質偏低,關聯度不強;服務業發展滯后,占GDP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9.6個百分點。

五是開放型經濟水平不高。對外貿易和利用外資規模偏小,2006年全區進出口總額和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分別僅占全省的6.5%和4.7%,外貿依存度僅為16%,比全省低近20個百分點。

隨著形勢的發展和環境的變化,黃河三角洲長期面臨的突出瓶頸制約將逐步突破。黃河河道治理和防潮堤壩建設的加強,將為加快開發建設構筑起安全防線;區域性大港和內外貫通的鐵路、高速公路的規劃建設,將為開發建設提供支撐保障能力;特別是小浪底水利樞紐建成和黃河調水管理的加強,黃河入海水量穩定增加,加上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的加快,以及直接利用海水和海水淡化規模的擴大,水資源制約將得到有效緩解,大規模開發建設的基礎和條件日益成熟。但是,由于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仍處于起步階段,整體實力弱,競爭力不強,面臨著周邊發達地區對資金、技術、人才“抽離效應”的嚴峻挑戰。因此,必須增強發展的緊迫感和危機感,堅持好字優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圍繞高效生態經濟主題,在保護中科學開發,在開發中加強保護,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的統一,站在新起點,實現新發展。

二、指導思想與任務目標

(一)發展定位。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按照省九次黨代會的部署,努力實現工作指導轉變,依托山東半島城市群和濟南城市圈,對接天津濱海新區,服務環渤海,面向東北亞,以建設高效生態經濟區為目標,以改革開放和技術進步為動力,以完善基礎設施為先導,以園區經濟為載體,遵循循環經濟理念,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現代加工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加速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加快發展外向型經濟,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建成全省重要的現代農業經濟區、現代物流區、技術創新示范區和全國重要的高效生態經濟區,成為促進全省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新的重要經濟增長極。

(二)指導原則。

堅持統籌規劃,促進區域一體化發展。促進黃河三角洲發展與全省總體發展戰略和“十一五”規劃有機銜接,堅持區域統籌、經濟社會生態統籌,打破行政區劃界限,實行區域發展統一規劃、重要資源統一管理、重大建設統一指導,科學高效一體化開發,促進生產要素合理配置,推動區域優勢互補、良性互動、錯位發展,打造特色區域品牌,共創發展新優勢。

堅持可持續發展,建設生態文明。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把節能減排作為促進科學發展的重要抓手,堅持開發與保護并重,保護優先,以環境承載力為依據,科學確定區域功能定位和產業空間布局,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著力發展循環經濟,嚴格限制高耗水、高耗能、高排放項目,推進節約發展、集約發展、生態發展、高效發展、可持續發展,維護渤海灣和黃河下游流域生態平衡。

堅持高起點開發,集約高效發展。以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順應集群化、信息化、國際化和生態化發展趨勢,充分發揮區位、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等綜合優勢,按規劃合理布局,科學開發,大力發展園區經濟、高附加值產業和高端產品,著力提高項目規模和質量,促進結構優化升級,走集約集群、互動互補、創新創優、高質高效的產業發展之路。

堅持突出重點,分步有序開發。積極借鑒深圳特區、浦東新區、濱海新區開發建設經驗,在搞好總體規劃布局的基礎上,把握好開發建設的時序和規模,抓住重點,集中力量,先行突破。依托港口和開發基礎較好的沿海地帶,加大土地、開放、項目、稅收、人才、生態等政策方面的扶持力度,促進要素、產業加速集聚,打造沿海產業帶,帶動整個區域有序快速開發。

堅持改革創新,增強發展活力。全面深化改革,著力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于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強化市場經濟觀念,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快完善服務體系,推進行政管理、金融、土地、財稅等綜合配套改革,政府引導和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有機結合,營造招商引資、合作共贏的良好環境,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拓展多元化融資渠道,努力提高市場化運作水平。

堅持全方位開放,推進經濟國際化進程。把擴大開放貫穿于開發建設的全過程,在思想觀念、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等各環節加快與國際通行規則接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承接國內外產業集群式轉移,擴大出口規模,拓展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以開發促開放,以開放帶開發。以交通接軌為先導、產業接軌為重點、企業接軌為主體,加強與周邊地區特別是天津濱海新區的全面對接和交流合作,在高端制造業和服務業領域實行錯位競爭,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堅持科教興區,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強人力資源建設,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創新人才聚集機制,增強人才智力支持。積極推進科技進步,力爭在重點領域和關鍵技術上取得突破,培育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和企業,努力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和市場競爭實力。

堅持以人為本,共建共享和諧社會。實行產業布局、服務設施、居住社區和環境維護統籌規劃,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快培育現代城鎮體系,促進城鄉協調發展。以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加快發展社會事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擴大公共服務,完善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走共同富裕道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建設文明富足平安的和諧新區。

(三)發展目標。

按照統籌規劃、科學開發、優化提升、加快發展的要求,圍繞把該區建成人與自然更加和諧、經濟社會更加協調、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有機統一、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新型經濟區的目標,綜合考慮需要與可能,積極進取,量力而行,“十一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要努力實現以下主要目標:

綜合實力和效益快速提升。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礎上,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5%左右,到2010年達到5300億元左右,力爭比2005年翻一番。地方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2∶58∶30。地方財政收入達到200億元,年均增長15%。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0%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4%。

生態環境特色更加突出。循環經濟發展成效顯著,資源利用率有效提高,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單位GDP能耗累計降低24%左右,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累計下降20%以上,森林覆蓋率達到25%左右。生態系統多樣化得到有效保護和提升,建設國際知名的濕地自然保護區。

來源: 中國發展門戶網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相關文章:
黃河三角洲開發方案傳獲批 首期投資1萬5千億
黃河三角洲連續三年監測到有國際環志的大天鵝
世界瀕危鳥類卷羽鵜鶘連續四年光臨黃河三角洲
黃河三角洲重要基礎項目東營機場改擴建順利
黃河三角洲濕地候鳥提前到來 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黃河三角洲”概念股(名單)
山東在黃河三角洲部分區域進行綜合配套改革試驗
圖片新聞:
中國“十二五”將推智能能源網 將覆蓋水電氣等能源
世界首座“海洋空間站”設計出籠 外形似太空船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