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危機和利益面前,積蓄了多日的汽車廠商之間的矛盾,終于被激化,最終無奈選擇分道揚鑣。與其說是廠商的獨斷和欺壓,還不如說是經銷商的弱勢和利潤縮水后的痛苦選擇。在汽車行業(yè),可能每個月都有車行倒閉或者換東家,轉道經營其他汽車品牌,對于東莞幾家改賣其他品牌的汽車商家,或者說對于汽車廠家本身而言,只能看做是雙輸?shù)母窬帧?/p>
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在商業(yè)上,汽車廠家與經銷商的合作,本身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然而,在中國汽車行業(yè)中,汽車廠商最大,包括銷售車型、貨源、定價等主要環(huán)節(jié),基本上都是廠家說了算。作為弱小的經銷商,在汽車廠商起步之初,廠商可能還會聽取經銷商的意見。等到發(fā)展壯大之后,這些當初的和睦,取而代之的可能是棍棒或者是利益。
經銷商最終的退出顯而易見是無奈選擇。要么虧損、受氣,要么選擇分手、離開。在調查中記者也的確發(fā)現(xiàn),在自主品牌中,的確存在不少經銷商對廠家的抱怨之情。抱怨的緣由主要有以下幾條:一是廠家無視經銷商壓力和盈利困難,一再壓貨,致使經銷商經營困難;二是廠家瘋狂增開新店,競爭激烈,使老店難以承受顧客流失之痛;三是廠家態(tài)度蠻橫,對經銷商苦衷和要求不聞不問,漠視、輕視經銷商,雙方地位不平等。
對于經銷商而言,廠家就是老大、就是領導,當然也是老板,廠家要求的,經銷商只有努力照辦,而不能講條件、說困難。在采訪中,有經銷商如此形容自身的處境。廠家為了更好把控渠道,對經銷商設置了嚴苛的標準,尤其在對經銷商每年返點、獎勵、懲罰等政策上,各種考核眼花繚亂,有進貨的要求,也有出貨的要求,中間的各種抽查此起彼伏,一不留神就要被重罰,動輒上萬。僅僅價格控制不力一項就有可能被罰幾萬元。
相關人士認為,強勢品牌有它的好處,銷量較高,但也有壞處,競爭激烈。其實汽車廠商之間的矛盾一直存在,只是進口車、合資車在調節(jié)矛盾上做得相對較好。自主品牌車多數(shù)發(fā)展時間不長,不少品牌卻一味追求銷量,因此在顧及經銷商利益方面則做得不夠。當矛盾無法化解時,廠商只能選擇分道揚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