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發布了2009年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與二季度報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首要任務”的目標相比,三季度報告明確將“妥善處理支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與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關系”提上議題。業內專家指出,金融管理部門對防范金融風險的高度關注,主要是由于上半年貸款高速增長,不僅使信貸風險隱患明顯增加,而且也對商業銀行撥備覆蓋率和資本充足率提出更高的要求。而銀行通過發行大量次級債補充資本時,由于在銀行間相互持有的規模較大,不僅沒有將風險排除在銀行體系之外,而且進一步增強了銀行之間的債務關聯性,增大了金融體系系統性風險。
今年上半年,新增各項貸款7.72萬億元,月均增長超過萬億元。在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貸款的大量投放對保增長、擴內需起到了積極作用,對促進經濟回升也起到重要作用。與此同時,今年以來,銀行業不良貸款繼續實現“雙降”。9月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5045億元,比年初減少558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66%,比年初下降0.76個百分點。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在不良貸款數據“雙降”的背后,信貸高增長下的風險隱患正在積聚,需要高度重視,有效化解。
畢竟金融作為經濟的命脈,其本身的高風險性及金融危機的多米諾骨牌效應,使得金融體系的安全、高效、穩健運行對經濟全局的穩定和發展至關重要。這次金融危機是上世紀3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對全球經濟金融的影響將是全面和長期的。盡管我國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作用下,保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取得了明顯成效,經濟增速逐季加快,投資快速增長,消費需求不斷擴大,需求結構明顯改善。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應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沖擊是一個長期的、持續的過程,信貸支持經濟增長也是一個長期的、持續的任務。只有在支持經濟增長的同時防范好各類金融風險,銀行業金融機構才能真正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各項金融支持政策。
正如上述央行報告指出的,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仍處在企穩回升的關鍵時期,仍然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從外部環境看,全球經濟復蘇將是一個緩慢曲折的過程,外需不足的局面及影響還在持續。從國內經濟看,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穩定、不鞏固、不平衡,一些深層次矛盾特別是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不足,民間投資意愿不強;產能過剩的問題更加凸顯,產業結構調整壓力和難度加大;信貸結構不合理,流動性管理難度增加。因此,處理好支持經濟增長與防范金融風險的關系至關重要。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指出:“防范金融風險必須要加強宏觀審慎管理,建立資本補充的長效機制,嚴守資本充足率和撥備覆蓋率底線。缺乏堅實的資本金來源是造成本輪國際金融危機中投資銀行以及商業銀行倒閉的重要原因。我國銀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不斷改進資本管理制度,夯實資本基礎,穩步提高資本對風險的抵御能力?!彼J為,宏觀審慎管理是當前推動金融監管改革的核心內容。其核心是要實施逆周期的最低資本要求和資本緩沖,并采取更為穩健的撥備方法,以增強金融體系抵御風險的能力,平滑跨周期的貸款投放和經濟波動。也就是說,只有銀行在經濟高漲時計提充足的損失準備,在衰退到來時才不至于因撥備不足而被迫緊縮貸款。逆風向調節作為一項跨周期的中性制度安排,就是要在經濟衰退、銀行資產收縮的階段降低撥備和資本要求,以緩解信貸緊縮、平滑經濟波動;在經濟快速增長、銀行資產擴張過快的階段增加撥備和資本要求,以加強風險防范,提高金融持續支持經濟發展的能力。
實際上,近期央行與銀監會防控金融風險的實踐包括了發行定向央票、提高資本充足率、制定次級債扣除新規、對城商行提出撥備覆蓋率和資本充足率限制等方式,對大銀行和中小銀行進行了全面的風險控制。此外,監管層還頒布了《固定資產管理暫行辦法》和《項目融資業務指引》,《流動資金貸款管理辦法》已經廣泛征求各方意見,《個人消費貸款管理辦法》也將很快正式頒布。這三個辦法、一個指引是確保信貸資金支持實體經濟的具體措施,對改善銀行業信貸管理、加強風險管控、促進銀行業穩健運行有著重要意義。
金融業的安全穩健運行離不開風險防范。此次央行報告再次強調“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對于防范銀行業潛在信貸風險,保持金融體系穩健運行,增強金融持續支持經濟發展的能力,有著非常深遠的意義。“下階段,銀行業需要根據自身實際,科學把握信貸投放節奏、確保信貸投放平穩增長,防止大起大落。同時,要堅決貫徹國家經濟結構調整政策,堅持‘有保有壓’,優化信貸結構。這些是支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基礎?!惫镉抡f。(記者 韓雪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