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積極轉換經濟發展模式,提高經濟發展效益
資源依賴程度高、利用粗放,消費和出口貢獻率小,技術落后、經濟效益低是約束西部地區永續發展的重要障礙。到2004年,西部地區仍有60%左右的勞動力依賴于土地生存,地區生產總值中來自第一產業的比重高達36%以上,基于資源開采加工的采掘業和原材料工業的比重占工業生產的比重在45%左右,青海、新疆、甘肅、西藏、內蒙古、寧夏等省份則超過50%,而且資源利用粗放,成為全國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最嚴重的地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連年超過全國平均增長率;科技投入少、科研基礎設施薄弱、科技支撐能力與經濟發展不適應,2004年研究與開發的投入僅占全國的14.4%,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工程技術中心占全國的14.9%,技術市場成交合同額占13.5%,包括火炬計劃、星火計劃在內的國家產業化計劃項目當年落實資金121.6億元,占全國的15.1%,大中型工業企業研究與開發支出占35.7%,低于東部48.6%的比重,也低于全國平均46.8%的比重。
為此,轉變“先發展、后治理”的傳統發展模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避免發展過程中的惡性工業化悖論和資源詛咒論,培育西部地區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是西部大開發順利進行的必然要求。十年來,西部地區根據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實施科教興區戰略,人民的受教育程度不斷提高,人力資本的儲備水平不斷上升,由45.37%上升到61.26%(見圖12)。科技進步的支撐能力增強,內蒙古把實施科教興區和人才強區戰略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關鍵環節,2007年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8%;2002~2007年四川省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為570億元,增長35%,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580家,規模以上工業凈利潤增加4.3倍,年均增長39.5%。環境污染程度出現下降趨勢,工業效益大幅上升,第一產業的比重不斷下降。圖121998~2007年西部地區人力資本儲備水平的變化情況說明:各地區人力資本儲備水平=(初中人口數量+1.5×高中人口數量+2×大專及以上人口數量)÷6歲及以上人口數量×100%。
6.堅持立足區情,促進優勢特色產業發展
經濟發展的條件在于充分利用比較優勢,動力在于提升并積累比較優勢。大開發以來,西部各省份借助大開發人才、技術、資金西進和國家產業結構調整與轉移的良機,積極實施傾斜式發展戰略,一批特色產業乘勢壯大,顯示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一是大力發展特色農業。西部地區普遍日照時間長,溫差大,草原面積廣,是綠色產業、畜牧業和旱地農業發展的理想地區。目前,新疆、青海、內蒙古、寧夏的奶制品、牛羊肉等產業已形成規模;云南的天然藥物、花卉則中外揚名;甘肅、寧夏等省區的旱地果、沙生藥材等農產品,以優良的品質,贏得了廣闊市場;新疆的棉花產業日益擴大。二是利用重點城市的人才技術優勢,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重慶、成都、西安等中心城市利用大開發的機遇,電子信息、航空航天、新材料、生物醫藥、環保等高技術產業實現大發展。三是發展特色旅游,陜西的華夏文明游、紅色經典之旅,云南的民族風情之旅,新疆的沙漠景觀游別具特色,不僅促進旅游業本身的發展,而且成為西部地區經濟推介的媒介和名片。四是資源產業,能源工業的不斷發展壯大是西部大開發的重要經濟特征。五是裝備制造業,西部大開發以來,利用老工業基地和軍事工業基地的優勢,西部地區大力發展發電設備、重型裝備、工程機械、軌道交通、石油天然氣成套設備等產業,有力地推進國民經濟技術裝備升級和西部地區工業的高度化。
7.抓好重點區域開發,構建西部大開發的增長極
增長極理論認為:經濟增長通常是從一個或數個“增長中心”逐漸向其他部門或地區傳導,因此,合理選擇特定的地理空間作為增長極,對帶動經濟發展有重要作用。西部大開發也需要這樣一些增長極,以增強經濟的綜合承載能力和輻射能力,發揮其在西部大開發中的示范與帶動作用。根據《西部大開發“十一五”總體規劃》,西部地區重點抓好成渝、關中—天水、環北部灣(廣西)三大經濟區。
成渝經濟區于2002年開始進入理論界和地方政府研究的視野,但是直到2007年,成都市和重慶市成為國家第三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也是全國首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后,成渝經濟圈計劃才正式啟動。成渝經濟圈以重慶、成都兩個特大城市為“雙核”,以四川省成都、綿陽等14個沿高速公路、快速鐵路、黃金水道的城市和重慶“1小時經濟圈”內23個區縣為載體,以汽摩、天然氣化工、裝備制造業、電子工業、航空、礦電一體化等產業重點,引導區域內的人口、產業、資本、技術、信息與人才向成渝兩地高度集中,形成經濟增長的極化效應。對經濟區的發展前景,重慶市發改委主任楊慶育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成渝經濟區經濟總量占全國經濟總量的約5%,到2020年,預計川渝兩地GDP將達5.5萬億元,全國估計為65萬億元,使得GDP比重占到全國的近8%,基本具備構成一個經濟增長極的特征。目前,西藏、貴州、云南等地正研究主動與成渝經濟區接軌并融入成渝經濟圈的可行性,一個以成渝為中心的西南地區經濟增長極正在形成。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處于北部灣頂端的中心位置,主要包括南寧市、北海市、欽州市、防城港市所轄區域,同時包括玉林市、崇左市的交通和物流,土地面積為4.25萬平方公里,海域總面積近13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為1595公里,人口有1240多萬。北部灣經濟區地處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和東盟經濟圈的結合部,是我國西部大開發地區唯一的沿海區域,也是我國與東盟國家既有海上通道又有陸地接壤的區域。在發展任務上,北部灣經濟區被明確賦予了“重要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區”功能,成為西部地區乃至國內與東盟地區開展經濟合作的窗口。2007年,國家批準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時,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四市的經濟總量,只占廣西全區經濟總量的30%,到2008年,北部灣經濟區GDP達到2219.7億元,經濟總量增加了400多億元,占廣西全區經濟總量的比重也上升至32.1%,對廣西GDP的貢獻率達到35.8%。目前,北部灣經濟區石化、鋼鐵、能源、林漿紙、電子信息、輕工食品等一批臨港產業發展雛形初現,產業集群效應凸顯。今后十年,北部灣經濟區將形成2萬億元至2.5萬億元的投資規模,其中,產業投資將超過9500億元,基礎設施建設將超過4000億元,城市建設約為4400億元,人口增加帶來的房地產投資約為3000億元。
關中—天水經濟區范圍包括陜西的西安、咸陽、渭南、銅川、寶雞、楊凌5市1區和甘肅省天水市,總面積為6.96萬平方公里,是繼成渝經濟區和北部灣(廣西)經濟區之后,西部地區正在謀劃的第三個經濟區。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地區,是陜西的工農業發達和人口密集地區,在全國區域經濟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被國家確定為全國16個重點建設地區之一;天水是西北地區的重要工業城市,是國家老工業基地之一,在多年發展中形成了以加工制造業為主體,電子電器、機械制造、輕工紡織三大行業為主導,食品、建材、化工、冶金、皮革、煙草、塑料等行業競相發展,門類較多、技術裝備較好、具有一定實力和特色的區域工業體系。關中—天水經濟區的總體目標定位是:建設成為西部及北方內陸地區的“開放開發龍頭地區”和“以高科技為先導的先進制造業集中地,以旅游、物流、金融、文化為主的現代服務業集中地,以現代科教為支撐的創新型地區,領先的城鎮化和城鄉協調發展地區,綜合型經濟核心區,全國綜合改革試驗示范區”以及“在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果業、畜牧業基地,建成全國農業示范基地和航天育種基地”。
三大經濟區的提出與建設,使西部地區產業的空間布局已初步成形。
8.加快產業整合,提高企業競爭力
產業整合是按產業發展規律以企業為主要整合對象的跨區域、行業和所有制重新配置生產要素的過程。近年來,西部地區各省份普遍把做大做強工業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以重點經濟區、重點產業園區和重點城市為依托,以特色優勢產業為重點,走大項目、大產業、大基地的路子,著力推進產業多元、延伸和升級,擴大了企業規模,提高了企業競爭力,實現了工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成渝地區的航空工業、核電工業、新材料工業、信息技術產業、重型裝備制造業、汽車工業、化學工業,廣西的制糖業,云南和貴州的煙草工業、生物制品業、水電業,西安的航空航天、光機電一體化、電子信息和機械裝備制造業,蘭州的有色金屬、稀有金屬、非金屬礦,呼和浩特、包頭、銀川的能源、有色金屬、稀土等產業均已形成有龍頭企業帶動的產業集群,實現了分工水平不斷提高、產業價值鏈不斷延伸、市場占有率與競爭力不斷上升的良好態勢。
9.借鑒東部成功經驗,大力發展民營經濟
在西部大開發開始之初,國有經濟在西部經濟總量中占有絕對比重,1998年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增加值占西部工業企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77%以上,最高的青海占到95%以上。究其原因,是在“一五”和“三線”建設時期,國有工業企業大量西移和西部地區改革開放滯后的結果。在西部大開發的過程中,國家增加了對西部地區基礎建設、資源開發和制造工業的投資,進一步加強了發展國有經濟的力度,1999年和2000年國有工業企業的增加值比重因此有所上升。但多項實證研究表明,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與民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高度相關。一項研究的結論是:我國東、中、西部經濟發展差距與其民營經濟發展差距呈強正相關性。另據一項對中國各省份民營經濟GDP的估算與分析的實證研究,作為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民營經濟,將在推動地區經濟和國民經濟發展、改善經濟增長質量等各方面居于主體地位,是決定一個地區乃至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狀況的最直接的因素。該研究認為,民營經濟的不發達是導致中西部經濟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西部大開發開始后尤其是2002年黨的十六大關于“必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的論述提出后,西部地區各級政府充分認識到民營經濟在發展地方經濟中的作用,把發展民營經濟作為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把支持民營經濟發展作為政府的主要責任之一,西部民營經濟在發展速度、規模、質量等方面都出現跨越式發展,并已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和新的經濟增長點。從民營工業增長速度來看,2000~2005年西部地區民營工業銷售收入年均增長33.4%,快于東部地區的33%和中部地區的33.3%;從民營工業企業數量增長速度看,西部地區在2000~2005年年均增長15.6%,低于東部地區的19.3%,但快于中部地區的12.8%;從民營企業就業總人數占全社會就業人數的比重來看,2000~2005年,東、中、西部地區民營企業就業人數的占比分別為12%、0.041%和0.40%,西部地區也快于中部地區。而且,2004~2007年,西部非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增加值占全部工業增加值的比重有了較大幅度增加,由35.92%提高到50.37%;1998~2007年比重提高最多的是內蒙古,由16.41%提高到66.87%,內蒙古也是大開發以來增長最快的省份(見圖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