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離經濟強國差距仍大
據香港《東方日報》10月3日報道,經濟超日趕美要講求“軟實力”。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半年一度的《世界經濟展望》,全面調升了全球的經濟增長預測,身為第二大經濟體的日本,今年經濟估計收縮5.4%,明年則僅增長1.7%。至于中國這個第三大經濟體,估計今年增長8.5%,明年則進一步升至9%。
報告揭示的景象,不但標志著中國經濟繼續一枝獨秀,還預示全球經濟規模排名即將出現大換位,中國將取代日本的第二大經濟體地位。
不過,按規模排名來判斷一個國家或地方的經濟實力,其實相當片面,帶來的主要是心理影響,不能單單以此衡量誰是經濟強國。
事實上,要認真研究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既要看宏觀層面,亦要看微觀層面,兩者不可缺一。不難發現,中國經濟是以總量取勝,落到個人層面,弱點便無所遁形。以人均本地生產總值計,日本是中國的13倍,與美國這個全球最大經濟體相比,中國的差距更大。因此,很多經濟學家認為,比拼經濟實力的主戰場,向來不是總體規模,而是講求經濟“軟實力”。
在經濟結構方面,日本的服務業占經濟的比重達到七成,中國大概只有四成。換言之,中國必須投入更多人力物力,才能取得與發達國家相同的成果。此外,城市化、普及教育、醫療、就業、民生等各方面達到什么水平,都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軟實力”的強弱。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的經濟實力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也難以擺脫量高質低的困局。
日本經濟在過去將近20年一直陷于低迷,還要即將被中國取代,心理上自然不好受。反觀德國在2007年把第三大經濟體地位拱手讓予中國時,反應便平靜得多。原因很簡單,中國有多少人仍然生活在貧困線以下?中國的經濟結構是何等不平衡?中國的整體經濟水平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仍然很大。因此,中國目前大概只算是經濟大國,還說不上是經濟強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