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宏觀經濟數據新鮮出爐,最受關注的內容是固定資產投資、信貸投放、價格指數、出口等。不過,人口與勞動就業專家警告,在宏觀經濟企穩復蘇勢頭進一步明顯的情況下,應該特別警惕“無就業增長”,決策視線亦應從“增長”轉向就業。
“在包括4萬億的一攬子政策刺激下,應該說整體就業狀況有所好轉,但真實失業率是否降低了,還是一個很大的疑問。”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德文說。
就業壓力仍然沉重
據悉,國家統計局此前已在各省會城市展開城鎮調查失業率試點,但由于尚不完善,目前沒有相應數據公布。與現在采用的城鎮登記失業率相比,調查失業率能夠更真實地反映失業情況。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盡管就業狀況有所改善,但形勢仍然非常嚴峻。截至今年7月1日,應屆大學畢業生就業率68%,從比例上看與2008年基本持平,但今年應屆大學畢業生的基數達611萬人,遠高于去年的549萬人,這意味著今年有更多的應屆大學畢業生未找到工作。如果再加上去年未就業的畢業生100萬人,今年大學生就業壓力更加沉重。
在全球經濟危機中,應屆大學畢業生與農民工、下崗失業人員一道,被視為中國受影響最大、最深的三個困難群體。
在王德文看來,即便近一段時間在東南沿海重現的所謂“用工荒”,也不能說明農民工就業與年初相比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對于目前企業訂單增加,普遍的看法是,首要原因是國外生活必需品通過前兩個季度的消化后需要補充庫存,其次則受益于二季度企業在國內外市場的開拓。
媒體報道顯示,目前絕大多數企業的訂單多為短期訂單。“企業接到短期訂單,自然臨時需要大量人手,但農民工不再像過去那樣‘招之即來,揮之即去’,自然就出現了所謂的‘用工難、用工荒’。”王德文說。
他認為,在全球經濟復蘇還不完全明朗的情況下,國際市場的需求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不可能出現強勁、可持續地增長。相應地,短期訂單的增加,也并不意味著中國的出口能實現可持續地強勁增長。海關總署11日發布的今年前8個月外貿進出口統計數字顯示,盡管出口環比有所增長,但與去年同比仍然下降22.2%。
2008年官方公布的城鎮登記失業率指標一改2003年之后的下降趨勢,上升至4.2%,2009年上半年進一步提高到4.3%。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據此估算了具有國際可比性的城鎮調查失業率,該指標可能在2007年基礎上提高1個百分點,達到6%。
來自各方面的調查和數據均顯示,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就業壓力仍然沉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