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下旬以來,歐盟對中國產品連連發起“反傾銷”行動,從鋼盤條、無縫鋼管、葡萄糖酸鈉、鋼索到鋁合金輪轂,在短短三周內竟達5起之多。其頻率之高、范圍之廣、影響之大實屬少見。尤其在當前全球經濟仍不景氣的形勢下,歐盟的不尋常表現引起國際社會關注和憂慮。
歐盟對一些中國出口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理由是中國企業采取了“不公平”的貿易行為。然而,歐盟迄今未能對這一指責找出令人信服的事實證據。
要說“不公平”,那倒確有其事:歐盟的對華反傾銷調查從一開始就遮遮掩掩,拒絕公布歐方投訴企業的名單,這顯然違背了世貿組織的“透明度原則”和反傾銷協議的具體要求,剝奪了中方企業一項重要的抗辯權利,這能說公平嗎?按照歐盟規定,只有投訴企業的產量達到涉案歐盟產業總產量的25%以上才能立案,而歐盟在最近的對華反傾銷調查中,卻自己把這條重要規定拋在一邊,這能說公平嗎?歐盟至今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隨意用經濟水平和行業現狀缺乏可比性的土耳其作為比較標準,以此指責中方企業“賠本傾銷”,這能說公平嗎?
事實表明,歐盟以極不公平的態度和手法,對所謂“中國企業傾銷”的指控匆忙立案,是一種濫用反傾銷的不負責任行為,其背后是貿易保護主義作祟。《華爾街日報》明確指出,歐盟對中國產品實施反傾銷懲罰表明“歐盟的保護主義傾向日益嚴重”;連法國《費加羅報》也把這些行動描繪為“保護主義隱蔽前行”。
歐盟搞貿易保護危害多多。首先,濫用反傾銷只會損人不利己,從長遠和全局看往往得不償失。就鋁合金輪轂一案而言,歐盟“反傾銷”不僅會損害中方企業的出口利益,也會增加歐洲汽車廠商采購成本,不利于解救陷入危機的歐洲汽車工業。
其次,貿易保護損害了世貿組織規則,有可能引發貿易戰,甚至造成全球貿易和投資混亂,阻礙經濟全球化朝著公平、合理、有序的方向健康、穩定和持續地發展。在全球貿易受到金融危機波及之際,各國更有責任維護世貿組織規則的權威性,避免貿易形勢進一步惡化。
再者,歐盟的做法不利于當前各國攜手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努力。歷史已證明,貿易保護主義無異于經濟復蘇的一劑“毒藥”,它只會徒增痛苦,讓經濟危機雪上加霜。
歐盟和中國互為最重要的貿易伙伴之一,中歐經貿關系之所以能發展到今天的規模,正是得益于雙方致力于貿易和投資開放。貿易保護主義無助于擺脫現實的困境,更不符合雙方的長遠利益。堅決抵制貿易保護主義誘惑,是歐盟和中國作為全球兩個重要經濟體的共同責任。歐盟與中國共同努力,順應各國同舟共濟、合力求復蘇的潮流,才能為在全球范圍內加強合作、互利共贏,推動世界貿易和投資和諧、持續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新華社記者劉江尚軍
(據新華社布魯塞爾8月15日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