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造船業一路“跳水下滑”、5月份跌入谷底后,中國造船業率先回暖向好。中國船舶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7月份,我國船企新接訂單超過410萬載重噸,占全球市場份額近七成。
8月7日,在兩岸造船與航運業人士的共同見證下,由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17.7萬載重噸好望角型散貨船“中華榮耀”號,正式交付給臺灣“中國航運股份有限公司”,成為金融危機以來上海外高橋造船嚴格履約、為該臺灣大船東承建并交付的第一艘散貨船。
中國船舶工業協會對船舶行業70戶重點監測企業的統計數據顯示,6月份我國造船完工量達1233萬載重噸,同比增長60.2%;新接訂單41艘共470萬載重噸,在率先走出今年前5個月新增訂單均沒有超過百萬載重噸的最低谷后,7月份我國船企新接訂單超過410萬載重噸,占全球市場份額近七成,領先全球造船業排名前兩位的日本和韓國。連續兩個月創下造船接單全球第一,為低迷的國內造船業吹來一股暖風。
“寒冬”中,上半年我國三大主流船型的船舶出口91.3億美元
2008年第四季度以來,國際航運業的“寒意”快速傳導到造船市場,全球造船業一路“跳水下滑”,至今年5月,跌入了近年來最深的谷底。據克拉克松統計數據顯示,今年5月,全球船舶訂單為零,創至少7年以來最低水平。其中,集裝箱新造船從2008年11月至2009年6月連續8個月沒有一例訂單成交。由于航運市場運力嚴重過剩,在新船成交幾乎停滯的同時,我國船舶行業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訂單撤銷、延遲交船以及資金緊張等嚴峻局面。
國內知名航運專家吳明華告訴記者,緊緊抓住國家船舶工業調整振興規劃出臺帶來的政策機遇,中國船舶行業迎難而上,在確保船舶生產穩定增長上,充分運用“加大生產經營信貸融資支持”、“增加船舶出口賣方信貸投放”、“鼓勵購買棄船”、“擴大國內船舶市場需求”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中遠船務、熔盛重工等一批大型國有和民營船企先后通過銀行授信、債券融資等,獲得較為寬松的資金貸款,緩解了資金壓力。同時,與船東緊密合作,激活了市場空間。上半年,我國三大主流船型的船舶出口額達91.3億美元,占我國船舶出口總額的近70%,除集裝箱船外,均顯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
充分發揮技術、資源和能力優勢,中國船舶、中遠船務等大型骨干造船企業揚長避短,圍繞產業鏈上下游,積極展開產業互動,通過與中外船東協商溝通,降低成本,抱團取暖。上海外高橋造船在今年上半年創下單一船廠半年造船完工總量超300萬載重噸的新紀錄后,7、8兩個月又連續完工交付新船5艘,其中最大噸位為31.6萬載重噸的超大型VLCC。截至目前,上海外高橋造船共完工交付船舶24艘,總載重量超過400萬噸。
不失時機積極轉型,調整產業結構已現端倪
隨著全球航運市場二季度觸底反彈、市場閑置運力從3月底的142萬TEU下降至7月上旬120萬TEU,我國船舶企業出現了批量新接訂單的勢頭。7月10日,熔盛重工摘下今年以來全球造船業的“桂冠”——4艘40萬噸礦砂船(VLOC)訂單,目前手持訂單的合同金額已近100億美元;7月15日,浙江金海灣船業與海航集團麾下的大新華物流簽下了總量達30艘、414萬載重噸的新造船訂單。
“化危為機,中國船舶工業企業需要在實現高產、高效、低耗、綠色、安全造修船方面有所突破。”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副秘書長、上海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副會長楊新發認為。
金融危機尚未見底,全球航運市場運力過剩仍然持續相當長時間。在應對金融危機的關鍵節點上,保增長與調結構正成為雙輪驅動的兩大“引擎”,既保增長,又不失時機調整產業結構。而加快自主創新,開發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發展海洋工程裝備,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無疑是當前的主要抓手。
今年6月,“發展海洋工程裝備”被上海市政府確立為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9個重點領域之一。目前上海在加快船舶建造和海洋工程裝備產業方面,正在以長興島8公里規劃岸線為契機,不斷提升產業能級,加快規劃和建設世界最大的船舶制造基地。
進軍高科技,積極謀求由“大”變“強”
我國船舶業回暖的信號不僅于此。
從傳統船型的建造到進軍高新技術含量大、附加值高、市場需求前景廣闊的海洋工程裝備、LNG等領域,已成為金融危機下中國造船業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的一大亮點。
今年以來,上海外高橋造船、上海船廠船舶有限公司、黃埔造船有限公司、武昌船舶重工有限公司等國內船企業分別獲得了中海油第一批海洋工程裝備訂單,包括3000米深水鋪管起重船、3000米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深水物探船、深水地質勘察船以及大功率三用工作船,其中熔盛重工簽約的第一艘3000米深水鋪管起重船“海洋石油201”上半年已開工建造。振華重工一舉攬下了西班牙ADHK公司總價值為22億美元的海工產品訂單,共包括10臺海上自升式鉆井平臺、7臺陸上鉆機和2艘浮吊等,成為今年以來中國企業獲得國外海工裝備項目的第一大單。
據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船舶分段出口額為3.8億美元,同比增長518.24%;海洋石油平臺出口額為3.6億美元,同比增長1606.73%。
吳明華認為,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增強自主開發和創新能力,重點突破關鍵性技術瓶頸,實現造船模式的轉變,完成中國造船由大到強的歷史跨越,眼下正在破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