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采購團出海有積極意義
●有利于提振國際市場的信心
●為遏制貿易保護主義作表率
●在世界樹立負責任大國形象
世界經濟和全球貿易正值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中國采購團四面出擊,受到國外各地市場的熱捧,幾乎成為滿目肅殺的市場中僅有的一抹亮色,與1990年在美國發動貿易摩擦陰影下,多少有些被動派出的采購團不同,目前在世界市場上四面出擊的中國采購團要主動得多,我們可以從三個層次分析其意義:
在第一個層次,在世界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中國采購團出海,對于提振國際市場信心作用不可低估,無論是對于采購目的地國的經濟還是世界經濟,都具有積極意義。對于擁有足夠支付能力的國家而言,危機從來就是擴大進口的良機,因為危機會迫使賣方降低要價,并放松出口管制。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需要進口必要的技術和設備;作為“世界工廠”,中國需要進口越來越多的能源和原材料;作為世界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家,我們有充足的支付能力;鑒于美國的某些反危機措施有可能導致美元資產顯著貶值,我們擴大進口很有必要。既然如此,只要保證擴大進口先進技術裝備不損害發展自主先進制造業的努力,充分利用危機機遇擴大進口,運用采購團形式開展集體采購,還有可能幫助我們獲得更好的交易條件,我們何樂而不為?
1973—1975年世界經濟危機是截至上世紀90年代的戰后最嚴重經濟危機,此前先后遭受西方和東方集團全面貿易封鎖的我國正是抓住這個機會,利用尼克松訪華簽署《上海公報》、取消對華貿易禁運的有利時機,啟動了“四三計劃”,即用43億美元(后來追加8.8億美元)集中進口上百項成套設備和單機,成為新中國成立之后的第三個技術引進高峰。在這個計劃中,引進的4套大化纖裝置對解決我國人民穿衣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并解放出了一批棉田;引進的13套大化肥裝置又和自主研發的良種技術、加快建設的水利設施,共同奠定了上世紀80年代中國農業騰飛的基礎。
中國赴歐采購團簽署的采購合同中包括高檔轎車、名表等奢侈品,在國內引起了一些非議。我們需要看到,既然國內已經出現了一批擁有足夠購買力的消費者,既然國內存在這樣的購買需求,與其讓國內買主萬里迢迢飛赴歐洲采購,倒不如由內資商業企業采購后在國內銷售,在后一種情況下至少我們還能得到流通環節的利潤。而且,相當一部分奢侈品不僅僅是消費品,還具有投資品屬性,為我國國民的投資行為提供便利更無可非議。
毋庸諱言,中國市場進口奢侈品銷售快速增長,折射出了我國社會一系列不可忽視的問題:收入分配失衡;某些政府機關濫用財政資金;行賄受賄問題嚴重……但一個有序運行的社會中不同部門應當各司其職,無論對上述問題抱有多少道義憤慨,我們都不能要求商貿部門越俎代庖去履行紀檢監察和司法職能。
在第二個層次,鑒于全球金融危機已經引起了世界性的貿易保護主義浪潮,而中國是世界貿易保護主義的最大受害者,我們派出采購團為遏制貿易保護主義作出表率,盡力維護全球貿易體系不因保護主義浪潮而分崩離析,歸根結底有助于保護我們自身利益。
在第三個層次上,我國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黑云壓城之際派出大型采購團,有助于在國際社會樹立負責任大國形象,在國際經貿和政治規則形成過程中取得更多話語權,也為自己贏得更多盟友。一個大國如果不能給其他國家帶來實惠,就不可能贏得他們的接受和尊重;一個國家的世界治理能力歸根到底取決于該國向世界提供“公共產品”的能力。
“派遣采購團政治意味大于經濟意味”——某些輿論如此斷言。在一定程度上,這句話沒錯,經濟活動從來不會和政治完全割裂。國際經濟競爭的最高層次就是規則制定權力的競爭,就是政治的競爭;只要有助于為我們的經濟創造更好的外部環境,只要有助于提升我們在規則制定過程中的話語權,我們就有必要理直氣壯地投身于這種政治活動。(梅新育作者為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