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拖了半年多的電煤合同價格至今仍無明確方案。針對近日市場再度傳聞發改委插手協調煤電雙方,煤炭運銷協會一位權威人士昨向上海證券報明確表示,發改委決不會強行出臺電煤協調方案,在目前市場正常運轉的情況下,政府指導價出臺的可能性越來越小,而是由各地企業自主商談定價。
記者了解到,長期以來“國家發改委出臺合同煤漲價4%方案”的傳聞并非空穴來風,它是五大電力希望達成的三個方案中的一個,且電企在力推國家發改委出臺類似政策。
而另外兩個方案則是其在今年福州煤炭訂貨會上先后拋出的“合同煤價直降50元”和“合同煤價不漲不降”。隨著市場轉暖,以及煤企的一再堅持,上述兩個方案最終被第三個方案(合同煤價上漲4%)取代,且獲得部分地方煤企的認可,即山東兗州煤業與五大電力簽訂省內重點電煤合同,價格較去年初上漲4%。
“這并不意味著各地完全統一。”煤炭運銷協會權威人士告訴記者,山東地區煤價原本就高,所以兗州煤業簽訂合同是可以理解的,其他地區仍需企業自主決策。
他向記者表示,龍煤、陜西、神華等煤價原本較低的地方和公司價格上漲幅度肯定要大一些,而且類似神華已經簽訂合同的,也不可能撕毀重來。
記者注意到,神華公司電煤合同早在一季度已經完成簽訂,即公司2009年港口下水動力煤(5500大卡)國內長約銷售合同價格為540元/噸(含增值稅),較去年上漲約18%。
“對于傳聞不方便多說,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發改委決不會強行出臺所謂電煤協調方案。”上述權威人士表示,在目前市場正常運轉,以及部分企業已經簽訂合同的情況下,政府出臺指導價會使問題復雜化,還不如交由各地企業自主商定解決。
他進一步表示,煤電企業都有各自的智慧,在合同達成的基礎上,雙方之間的“掛賬”問題將迎刃而解。
“政府部門的沉默,某種程度上加劇了市場的猜測,但也給煤電企業雙方留下了談判空間。”一位業內人士表示,今年雙方談判是迄今為止最為漫長的一次談判,顯然是政府方面在大膽嘗試市場化解決方式。
“合同談判本身就是市場配置資源的一個過程,如果不談判,那就是政府配置資源,或者是計劃配置資源。”此前中國神華董事會秘書黃清也接受記者專訪時說。
他表示,煤電合同長期談判是市場經濟的常態。“各方要習慣它,保持它,而不要干預,相信煤炭和電力這兩個行業,它們逐漸地變成市場的主體,變成了自己命運的主宰者。”(于祥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