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季度各地區景氣指數比較分析
根據全省12個市企業景氣監測,今年一季度,企業景氣指數達到全省平均水平之上的有蕪湖、安慶、滁州、阜陽、巢湖和宣城市等六個市,其中阜陽市最高,達到137.9點;低于平均水平的有合肥、蚌埠、淮南、馬鞍山、銅陵和宿州市等六個市,其中銅陵市最低,一季度景氣指數為96.5點。景氣指數回升的有蕪湖、馬鞍山、銅陵、滁州和宣城市等五個市,上升幅度最大的是馬鞍山市,由上季度43.2點的極不景氣上升到107.3點,上升64.1點,原因是受馬鋼影響;其次為銅陵市,由上季度50.4點上升到96.5點,上升46.1點,主要是受銅陵有色金屬集團影響。其他七個市繼續下跌,跌幅最大的是巢湖市,一季度景氣指數為115.6點,比上季度下降17.0點。
從企業家信心指數來看,合肥、淮南、馬鞍山、銅陵、安慶、宿州和宣城市等七個市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但除馬鞍山、宿州、宣城市等三個市在不景氣區間,其他各市企業家信心指數都在景氣區間運行。蕪湖、蚌埠、滁州、阜陽和巢湖市都超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阜陽市最高,達到141.4點。處于高度景氣區間。
上述數據表明,在全省經濟總量中占有份額較大的幾個地區景氣指數還在調整之中,全省平均水平回升只是說明四季度急劇下滑趨勢得到緩解,走出下降趨勢的預期還有待于繼續觀察。
四、歷史數據表明行業發展不均衡
雖然我省企業景氣度總體處于回升態勢,但不同行業呈現升降不一的不均衡狀態。由于各個行業自身生產周期和經營特點不同,受到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程度和反應時間也不同,通過各個行業歷史景氣指數對比分析,可以看出行業間發展的不平衡和對經濟環境的感應度。
1、工業企業景氣指數回升。上世紀末,受東南亞金融危機影響,我省工業企業景氣指數處于低位運行狀態,但自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景氣指數逐年回升,從2002年開始就進入較高景氣區間,并逐漸上升到高度景氣區間,這種良好態勢一直持續到2008年三季度,但在四季度出現了急跌,景氣指數只有92.0,進入不景氣狀態。今年一季度景氣指數達到109.5,又回到景氣狀態,與上季度相比,上升17.5個點。而且對下季度預期達到117.9點。
2、建筑業景氣指數大幅下降。我省建筑業企業發展與工業企業不同,直接受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影響,與基礎建設和房地產發展關聯度很大,但往往滯后于房地產業。從2002年二季度開始,景氣指數逐漸上升,雖然在2003年一季度出現急劇下滑,但在以后年份中一直處于逐漸上升態勢,特別是2007年至2008年是我省建筑業發展的頂峰階段。由于慣性作用,去年四季度在大部分行業景氣指數大幅下跌時仍然在中度景氣區間運行。今年一季度景氣指數呈現急跌態勢,達到102.6,比上季度下降34.4點,反映了建筑業的滯后性。但由于去年底國家陸續出臺一系列刺激經濟增長的政策,建筑業對下季度預期達到118.7點景氣狀態。
3、交通運輸、倉儲及郵電通信業景氣指數回升。從歷史數據來看,此行業發展與經濟周期不同步,可謂一波三折。這個行業主要依賴于國家基礎建設條件,其景氣指數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周期中也呈現出有升有降。從1999年一季度至2000年二季度在景氣區間運行,2000年三季度至年底進入不景氣區間,2001年一季度又回到景氣區間,但同年二季度又下滑到不景氣區間,但從2001年三季度至2003年一季度一直在景氣區間運行,2003年二季度又突然跌入極不景氣狀態,2003年三季度至2006年一季度又長時間運行在景氣區間,2006年二、三季度連續進入不景氣區間,2006年四季度至2008年三季度又運行在景氣區間,2008年4季度跌入不景氣區間。今年一季度景氣指數為109.7點,與上季度相比上升18.0點,重回景氣區間,但對下季度預期下降,只有106.1點。
4、批發和零售業景氣指數小幅下降。批發和零售業與國民經濟發展關聯度極高,在整體經濟不景氣情況下,其景氣指數從1999年一季度至2000年四季度都運行不景氣區間,除2001年一季度達到景氣區間,2001年二、三季度又在不景氣區間,但從2001年四季度開始至今,一直在景氣區間運行,其中從2006年開始一直處于高度景氣狀態。今年一季度景氣指數為140.2點,比上季度下降10.4點,但仍處于高度景氣狀態。此行業預期下季度景氣指數為139.6點,變化不明顯,說明目前消費市場前景較好。
5、房地產業景氣指數微升。我國房地產市場從上世紀末國家改革實物分房制度開始啟動,進入新世紀后,房地產業發展逐步加快,一度成為區域經濟支柱,房地產業景氣指數也反映了這種變化歷程。從1999年至2008年三季度的房地產業景氣看,除2000年四季度為99.9點,其他年份都在100以上,其中2003年三季度和2004年一季度是波峰,但2008年四季度大幅下滑,跌入不景氣區間。今年一季度景氣指數為98.9點,雖與上季度相比上升6.5點,但仍在不景氣區間。房地產業預期下季度景氣指數為103.5點,說明該行業對國家宏觀經濟刺激政策預期增大。
6、社會服務業景氣指數小幅上升。社會服務業在國民經濟總量中所占份額雖然很少,但對活躍經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歷史數據表明,社會服務業雖然起步晚、規模小,但發展很快。除1999年一季度、2000年一四季度2003年二季度在不景氣區間運行,其他年份都一直處于較高景氣區間。去年四季度,在多數行業景氣度大幅下滑的情況下,仍維持在115.8點,但今年一季度很快反彈到129.4點高位,而且對下季度預期增長到139.2點。由此可見,社會服務業發展雖然受宏觀經濟面影響,但因其自身特點決定了發展空間廣闊。
7、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景氣指數小幅下降。縱觀10年景氣指數變化情況,除1999年三四季度、2001年、2002年三季度和2003年二三季度景氣指數低于140點(都在景氣區間),其他年份景氣指數都高于140點,長期處于高度景氣區間。特別是去年四季度,其他行業都不同程度下降,但該行業一枝獨秀,逆勢上升,達到180.4點歷史最高位;今年一季度雖略有下降,為167.7點,但仍處于高度景氣區間;對下季度預期為171.1點。數據表明,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在面對金融危機和經濟周期波動時,由于其自身具有較強的競爭力,一直處于快速發展狀態,說明了高科技行業發展的強大生命力。
8、住宿和餐飲業景氣指數下降。住宿餐飲業是我國傳統行業,往往直接受經濟環境變化影響,對宏觀經濟面依存度較高,和經濟發展波動基本同步。在該行業10年景氣監測數據中,2006年四季度和2007年四季度達到最高值128點,除因“非典”影響的2003年三季度達到歷史最低位32.9點,2000年全年處于不景氣區間波谷。該行業去年四季度景氣指數為107.0點,比上季下降17.4點,今年一季度105.4點,繼續下降,但對下季度預期上升到109.8點。
行業歷史數據對比結果表明,國際金融危機對我省各個行業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占據全省經濟總量絕對比重的工業所受影響巨大。一季度數據表明工業處于回升狀態,而且對下季度預期繼續提高。隨著國家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采取的積極財政政策效應進一步顯現,與之密切相關的建筑業有望走出下降趨勢,其他幾個行業也將隨之在上升趨勢中運行。
五、存在問題
全省一季度企業景氣監測結果顯示,主要景氣指數雖有不同程度上升,但企業在生產經營中還存在資金不足、經濟效益下滑等問題。
1、融資困難、流動資金不足。通過企業融資景氣指數和流動資金景氣指數的10年歷史數據對比,除了2007年二季度企業融資指數達到101.7點和2007年四季度流動資金景氣指數達到101.5點景氣區間外,其他所有年份都在不景氣狀態,其中2004年四季度企業融資景氣指數達到歷史記錄最低值79.0點,1999年三季度流動資金景氣指數最低值為44.5點。這說明流動資金短缺、融資難是我省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長期問題。
2、經濟效益不佳,虧損嚴重。一季度調查數據顯示,我省35.3%的企業反映經濟效益不佳,33.5%反映持平,31.2%反映很好。其中,工業企業有41.2%反映不佳,13家采礦業只有兩家反映效益良好,其余都反映效益不佳。住宿和餐飲業有43.0%反映不佳,房地產業有41.9%反映不佳。反映經濟效益良好占比較大的分別是批發零售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分別有38.6%、38.3%、38.0%反映經濟效益良好。
3、市場經濟秩序不完善。通過對企業家走訪,普遍反映目前企業競爭環境需要完善,低價傾銷、競標現象普遍存在,產品價格下跌、企業稅費負擔重壓縮了企業盈利空間,政府定價機制與企業生存環境脫節,市場資源自我調節功能不強,需要政府進一步監督和完善。
總而言之,安徽省一季度企業景氣指數出現了回升勢頭,至少說明了目前經濟基本面開始好轉,主要原因是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影響和各級地方政府不失時機推出各項配套措施的實施,但是否可以判斷整個經濟情況發生逆轉還為時尚早,目前企業存在的問題還很多。隨著寬松的貨幣政策效應進一步顯現,今年我省企業整體經營狀況有望走出低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