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亞洲論壇4月17日開幕,來華參加論壇的世界貿易組織總干事帕斯卡爾·拉米特別在英文《中國日報》上刊登文章,指出在當前形勢下,各國應該采取更加開放的經濟政策來共同應對全球危機,而在這方面,中國堪稱世界榜樣。全文如下:
受此次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國際貿易量大幅下降。世貿組織的經濟學家們預測,今年世界貿易量將下降9%,是二戰(zhàn)以來出現(xiàn)的最大降幅。
經濟衰退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各大經濟實體的需求同時疲軟。像中國這樣經濟活躍的國家也未能逃此此劫,預計今年的增長速度將下降為近20年來的最低水平。
國際貿易的潤滑劑——金融貿易的交易量也日趨減少,即使有,交易價格也貴了很多。金融流動性的衰退加劇了貿易萎縮。
國際貨物貿易和全球供應鏈的快速發(fā)展使得國際勞動市場分工更加精細,許多國家都可以為產品的最后形成貢獻力量。然而,市場需求的下降對整個產業(yè)鏈都產生了連鎖影響,并促使貿易更加蕭條。
很多深陷泥潭的國家面臨實行貿易保護策略的巨大壓力,政府很難對這些措施說“不”。當危機出現(xiàn)時,世貿組織負責對其成員通過的貿易政策進行監(jiān)管。我們上一份報告已經顯示,貿易關稅和新非貿易關稅手段有上升趨勢。甚至某些已經出臺的經濟刺激計劃也含有鼓勵國內產品,抵制進口的一些特色。雖然還沒有任何跡象表明這些措施可以同世界大戰(zhàn)時期的同日而語,但還是非常值得關注。
新加坡和韓國等國家的經濟增長的迅速下滑似乎是在說明在此次危機中高度開放型的經濟成了最大的犧牲品。一些觀察家也已經開始拿這一點說事,指責貿易開放使得經濟在危機面前更加脆弱,從而提出摒棄貿易開放應該成為對抗危機的辦法,但這些都是錯誤的。
貿易的減少導致產出的下降只是危機面前經濟弊端的一種表現(xiàn)。但在沒有國家能免受金融危機影響的情況下,打擊貿易有一個更大的危害,那就是貧窮國家的百姓收入將會下降到一個更低的水平,能夠反映全球衰退的最好指標也許就是人均收入了。
從人均收入的高低可以看出,開放的經濟體比封閉者能更有效的對抗經濟危機。當某些國家在某些產品和服務方面有比較優(yōu)勢時,它們的效率就更高,也就能夠在貿易中獲取獲利。隨著市場規(guī)模的擴大,貿易會使企業(yè)的規(guī)模經濟增加。這就意味著,即使少量的投入增加,也能得到大規(guī)模的產出。國際市場上勞動力的合理分配所產生的效率提升就能轉化為更高的收入。重新分配這些收入的權利掌握在政府手中,通過適當?shù)膬炔空叩靡詫崿F(xiàn)。但是,顯而易見的是,此次受打擊最重的經濟體也是在過去10幾年中享受經濟高速增長的國家。其國民的收入雖下滑,但整體水平還是很高。政府也有能力運用多年積累的資源減輕金融風暴造成的影響。此外,這種規(guī)模的金融危機是非常少見的。這就意味著長遠來看,外部需求所帶來的收入增長能彌補經濟下滑所帶來的損失(包括此次危機造成的損失)。眾所周知,這場經濟危機最終會過去,當他結束時,開放的經濟體的復原能力要強大很多。
從開放的經濟政策撤退并不是對抗經濟危機的好辦法。對于依靠國際貿易,按照相對優(yōu)勢分配生產資源的國家來說,政策的轉變將使其付出巨大的代價。此外,實行經濟壁壘政策會使貿易伙伴產生報復心理。這樣做不但不能使經濟復蘇,還會使已經走下坡路的經濟雪上加霜。
認清并處理危機的根源才是適當?shù)膽獙Υ胧?。中國在這方面走到了前面。中國近期公布了5850億美金的經濟刺激計劃。在規(guī)模上這僅次于美國的“復興和再投資計劃”(Recovery and Reinvestment Plan)。但中國的刺激計劃占GDP總量的12%,以國民產出的角度衡量比美國的還大。同時,中國通過出口信用機構拓展貿易金融市場短期和長期的運營來發(fā)現(xiàn)并改正此領域出現(xiàn)的漏洞。
中國的經濟刺激計劃會拉動內需,使得更多的經濟元素支持增長,其進口還將提升其他國家的經濟。中國擁有巨大的國內市場,重新使內外部增長源達到平衡不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須的。但是,如果沒有此前對貿易和投資的放開,中國是不可能有能力實現(xiàn)此次轉型的。通過外資注入和高科技的引進,中國的開放政策使得經濟現(xiàn)代化和增長快速化變得水到渠成。
最后,沒有比開放的全球貿易體系更好的選擇了。讓我們聯(lián)起手來,通過有力的手段刺激世界內需,支持金融系統(tǒng)。勝利結束的多哈會談仍是各國政府是否愿意認真開展開放貿易的試金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