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車成本居高不下
“地處長江和嘉陵江交匯處的涪陵是個地級市,有110萬人口。現在各鄉之間已經修了鄉鄉通,道路等基礎設施已經建好了。”據韓樂均介紹,當地農民跟靳先生家的情況比較相似,都以種地為生,人均收入1-2萬元。他們在種田之余,想買輛微車,搞點副業,以補貼一下家里的收入。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汽車下鄉”政策的落實執行起來還有眾多不到位的地方,亟待解決。其中最大的一個問題是,農民購車以后的消費環境存在很多不足之處,這大大增加了他們的使用成本。
從重慶到珍溪再到豐都,一個單程大概100公里左右,過路費達到214元之多!“去年實施燃油稅時,政府就明確規定未來三年內將取消二級公路收費站。但到現在,我們鄉里一家收費站都沒少。”豐都縣汽車經銷商洪先生苦笑著說。
二級公路收費在全國是個比較普遍的現象。從安徽的蕪湖到銅陵,一共140公里,過路費要交80元。“我們不是已經交過養路費了嗎?為什么還要交這么多過路費?”在蕪湖剛買了一輛五菱陽光微客的胡先生表達了他的疑惑。“聽說今年省內要砍掉70多個二級公路收費站。希望越快越好!”
除了收費站多如牛毛外,農民買車用車還有不少后顧之憂。
安徽蕪湖郊區的吳先生本來在廣東東莞的一個磚廠工作,去年下半年回村后,買了輛東風小康微型客車,準備跑點客運業務。“但想賺錢實在太難了。”他沒有辦理客運執照,因為執照很難辦,而一旦辦好,各種經營的稅也太高,跑來的錢一半以上要交掉。而如果不辦執照,一旦被抓,一次罰款就要1-2萬元。這令他左右為難。
吳先生的東風小康是輛二手車,毛病很多,三天兩頭要進修理廠,維修成本也高。
將微車作為生產資料,是大多數農民買車的主要動力。
今年1-2月,北京京郊的微車市場開始活躍起來。一個不愿意透露名字的農民兄弟向記者表示,買微車主要用于跑運輸業,比方說,“從城里接北京市民和各地的旅游者到京郊的密云等風景區旅行,或者搞點農產品,送到城里的經銷點,就指望能增加點收入。村里有人想進城,就包我的車,來回300元,春節期間就靠這個賺點錢,但還是提心吊膽,我們是黑車,一旦被抓就完了。”
還有,農民學車費用也非常高,完全不比上海等大城市的學車費用低。吳先生去年為了學車,竟然交了8000元學車費用。“到城里學的,就學了一個月,B照,學費是3000元,生活費交了5000元!”對此,上汽通用五菱總經理沈陽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確實有這個問題,而且有些地區需要花上半天的時間才能到指定駕校培訓點,這對于‘汽車下鄉’而言,無疑又是一大阻力。或許駕校也應及早‘下鄉’”。
政策熱中的冷思考
“汽車下鄉”政策在落實過程中要想真正實現效果,還需要解決不少細節問題。如何杜絕非農村戶口借農民朋友的身份買車?如何避免“家電下鄉”過程中出現的假冒偽劣產品流入農村市場的現象?如何真正降低農民的用車成本,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
有些人可能不是農民,但買了農用車也去換購要求補貼。所謂“農民”的身份界定也很復雜。有些多年在城市打工的富裕起來的農民工,享有補貼“特權”,可能會倒賣車輛成為車販子。
還有,如何執行換購補貼。“買車還要先去報廢和換購,在具體執行中會很麻煩。”在采訪中有企業老總表示,汽車下鄉要考慮到農村的實際情況。比如,有的農用車只用了兩三年,還不到報廢要求,因此就無法換購并得到補貼。另外,很多農用車一直沒有上過牌,也就無法換購享受補貼。
為此,只有真正了解農民的需求,才能使“汽車下鄉”的政策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土地轉讓和到城里打工,給不少農民兄弟帶來了“第一桶金”。他們不舍得吃、穿,但卻舍得購買微車。在微車身上寄托著他們更多的致富希望。因此,如何幫助他們在購買微車后實現致富的目標,這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的共同關心與支持。
另外,如上汽通用五菱總經理沈陽所說,“汽車下鄉”過程中,還存在維修人員緊缺、銷售手段匱乏等問題,或許只有“人才下鄉”、“管理下鄉”等多管齊下,才能逐漸解決這些問題。
長安汽車市場部副部長楊大勇也對記者表示,“汽車下鄉”補貼到今年底就結束,會對未來的微車銷售增長不力。另外,金融危機陰影還未過去,農村居民收入還未大幅提升,政策應保持一貫性為好。
在調查過程中,記者還聽到了這樣一些聲音:政策的受惠者不應該是一小部分人。長沙市谷山縣的農民彭先生直言,“這補那補的,實際上還是補貼了村里的有錢人。我們現在最難的還是看病和孩子讀書。收入還是太低,我們村大多數人買不起車。”
因此,要實現汽車下鄉,還要增強農村的整體“體質”,增加農民收入。“汽車下鄉”的成敗不在于政策本身,而在于政策和投資等能否有效化解失業等帶來的負面影響、解決勞動力及其家人的教育醫療和社會保險等顧慮。
“汽車下鄉”,要警惕“看上去很美”。
企業迎來考驗期
據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饒達認為,“汽車下鄉”將會對微客車市產生巨大的影響,“預計2009年微客市場將增長30%~40%。”
歸根結底,“汽車下鄉”政策的出發點還是“促增長,擴內需”。那么,該政策實際上到底能起到多大的拉動作用呢?
中國微車“老大”——上汽通用五菱產品繼續熱銷,2月實現銷售80175輛,與去年同比增長48.4%。去年銷量排名第二的長安微車同樣出現了產銷兩旺的局面,據悉,長安微車(含微轎)今年前兩個月的銷量已經突破12萬輛,三月份上半月的增長為47%,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
“上汽通用五菱2008年賣了65萬輛車,同比增長7%,其中微車銷量占了將近94%。”上汽通用五菱總經理沈陽告訴記者,“我們判斷,政策出臺后,上汽通用五菱2009年的銷量將增長10%左右,也就是說總銷量能夠達到70多萬輛。”而“以微為本”的長安汽車也將今年的微車目標從原來的50萬輛調高到了60萬輛。
在國內微車企業在為政策集體“狂歡”的同時,一場產品、營銷、服務、物流和網絡方面的綜合考驗也正在等待著它們。
3月13日下午5點半,長安汽車銷售公司西南大區銷售經理敖登虎正在重慶涪陵地區珍溪鎮的一級經銷商那里開會。他告訴記者,“政策終于出來了,我們馬上又要忙了!”他的神色疲憊中有振奮,也有疑慮:“政策規定,按車價的10%進行補貼。但這個車價按哪個算?不能否認汽車經銷商會在這里鉆空子。”他立刻向公司做了匯報,長安股份市場部和銷售公司的負責人聞訊之后,立刻坐在一起共同研究如何落實政策事宜。
敖登虎告訴記者,為了宣傳“汽車下鄉”,他們這幾個月都忙得瘦了一圈。即使到了周六,銷售部的員工仍是早上6點就起床,準備好各種宣傳資料,搭兩個多小時的車到珍溪鎮。因為一般周六上午9點開始有趕集活動。12點一過,趕集的人群散去,他們的流動宣傳車也就結束了一天中最有效率的一段工作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