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可望在明年下半年走出谷底。”昨日,深圳市綜研軟科學發展基金會舉行首次“中國智庫論壇”。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劉憲法等著名經濟學家和企業家就目前經濟熱點話題進行了探討。
樊綱指出,盡管由美國次貸案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已經渡過了恐慌期,但其正在向實體經濟滲透帶來的負效應不容樂觀。美國、歐洲、日本三大經濟體正處于衰退期,大規模的裁員、關閉工廠或分店剛剛開始。目前美國房地產價格下降,消費萎縮不斷深入,信貸恢復尚需時日,要做好“中心國家”將會有4年左右低迷期的準備。
“更令人擔心的是國際三角債。”樊綱指出,目前最不確定的因素是國際三角債。這需要國際社會聯手處理,一旦處理不好,某些區域(如東歐新興市場和拉美國家)的危機將會加重,從而會改變世界經濟格局,產生新一輪的沖擊。
樊綱認為,中國經濟目前正處于恐慌期之后的特別痛苦的市場“出清期”。這一時期將要處理存貨、金融壞賬、過剩生產力。目前市場比較冷清,企業投資低迷,房地產投資會進一步萎縮。
“政府投資的‘乘數效應’,今年還不會看到。”樊綱指出,“出清期”是一個漫長的時期,不要指望出臺政策就能立即走過低迷。但值得關注的是,目前政府的宏觀“救市”政策越來越明朗,這會加快經濟走出低迷。他個人認為,中國經濟明年將走出經濟低谷期,能進入相對穩定的增長階段。
“中國依然被看好。”他說,當經濟危機塵埃落定之后,國際資本還會首先選擇中國投資。相比世界上其他國家,中國經濟是當前世界最健康的經濟之一。由于前幾年的反過熱調控,中國經濟已經不存在大的泡沫。同時,中國宏觀調控及時,及早應對,重要的經濟比例關系正常,政策空間較大,從而讓中國經濟可望更好地走出低谷。
“經濟周期所帶來的痛苦是一種‘富貴病’。”劉憲法表示,經濟周期是不可避免的,政府和企業要適應這種周期變化。目前,中國經濟是一種增長幅度的下滑,一兩年之內尚難以出現大的“反轉”。但這種調整恰恰會讓中國經濟步入常態,從過去的高速增長進入到合理的增長當中。(記者 吳德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