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居民消費不足不是因為居民不花錢,而是因為可支配收入不足?!敝袊嗣胥y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樊綱近日建議,國有企業留存的大量未分配收入,尤其是涉及資源性和壟斷性的收益應當上交給國家,國家再通過多種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并拉動消費。
自去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拉動內需和擴大消費成為國家宏觀調控的關鍵點。樊綱日前在萬事達卡國際組織的論壇上發言指出,近年來,居民消費占GDP(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不斷下降,而人們通常認為主因是中國人看重儲蓄,舍不得花錢。
樊綱直指這是一種誤解。儲蓄和消費是此消彼長的關系。樊綱向北京晨報記者分析稱,過去5年來,中國居民的儲蓄傾向一直很穩定,均在27%至30%之間,并不是儲蓄的增長擠占了消費。萬事達卡國際組織最近完成的一項國際調研也顯示,中國居民的儲蓄傾向低于亞太區的平均水平。
樊綱認為,問題的關鍵在于居民收入分配結構的失衡,企業收入所占比重過高,制約了居民的收入和消費。要從根本上擴大消費,必須扭轉這種不合理的收入分配結構。
“資源是由全民所擁有的。然而,近幾年來,尤其是2003年全球資源價格大幅上漲后,相當一部分國有企業獲得大量資源性和壟斷性收益,這些收益成為國企的利潤。”樊綱指出,由資源價格上漲所導致的企業收入增加不應當成為企業利潤,而應該由國家統一支配。一些國家對此已經作出制度安排。俄羅斯曾規定,如果石油價格超過每桶27美元,則超出的部分90%應收歸國有。
中國的國有企業曾長期不向國家“分紅”。直到最近兩年,石油企業才開始上繳“暴利稅”,國家開始要求國企“分紅”。但樊綱指出,總體而言,目前國企向國家轉移的資源性和壟斷性收益還很少,未來要進一步推動這項工作。國家在得到這些收益之后,可以通過減輕個人稅負和增加社保福利等渠道間接增加居民收入,最終拉動居民消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