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危機影響下,去年7月中旬飆升至每桶147美元的油價,如今一度跌至40多美元,給石油消費國大量吸納石油提供了機會。在美國增加石油儲備的同時,中國也將完善石油儲備體系,增強抵御國際市場風險的能力。對此,美國媒體認為此舉將造成油價波動,國內專家則建議石油儲備體系建設應注意保持節奏。
中國出手儲備石油
戰略石油儲備是應對短時期油價大幅波動、國際市場原油供應緊張的有效途徑,我國在“十五”期間開始了這一方面的建設。
1月4日,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明確表示,中國應利用全球能源需求下降的時機增加石油儲備。他指出,國內一期石油儲備基地可容納1.02億桶原油,中國正在推進二期石油儲備基地建設,可以儲存1.70億桶原油。國土資源部7日發布的《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08至2015年)》稱,為有效應對資源供應中斷,中國將推進建立石油和稀缺煤種、重點礦種的儲備。據介紹,中國還將在東南沿海適合建設大規模地下儲油庫的地質構造區進行勘查,為大型地下儲油氣庫建設提供支持。有機構預計,中國的戰略石油儲備2010年將達1.459億桶,長期目標為5.119億桶。 2004年起,中國開始規劃、建設鎮海、舟山、大連、黃島四大儲油基地;同時,以國家、地方、企業商業儲備和中小型公司石油儲備為主體的四級石油儲備體系化已經開始建設。
美媒稱此舉將影響油價
幾乎在同時,美國也開始恢復為其石油戰略儲備購買原油。對此,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5日報道稱,中美政府擴大戰略石油儲備的消息成為原油市場上需求增加的信號,是原油價格近期上漲的原因之一。報道援引美國戰略能源與經濟研究所主席麥克?林奇的話說,“因為價格便宜,對他們(指中美)來說是買進的好機會。”
《華爾街日報》5日報道稱,在美國尋機增加石油儲備的同時,中國也在做著同樣的事情,而且預計還會加快這一步伐──此舉可能已經推動油價在近期出現反彈。能源分析師Paul Ting估計,自8月份以來,中國已經向其戰略石油儲備庫注油約2500萬桶。他認為中國的庫存政策將是決定油價的重要因素。有分析認為,中國對石油的渴求意味著更大的進口量,影響價格的可能性也更大。
福布斯網站去年12月29日的文章稱,中國的石油儲備數量尚小,但作為僅次于美國的石油消費國,它的儲備發展迅速,能吸收相當多的原油,存在潛在的影響力,認為中國對石油的需求將造成國際油價大幅波動。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6日則批評,中國政府利用商品市場崩潰的機會,買進從石油資源到工業金屬、橡膠、糖等各種原材料,而沒有設法救助困難企業。
韓國《朝鮮日報》7日的社論稱,“中國已聯合民間煉油企業和石油流通企業,確保了10億桶原油儲備”,因此呼吁韓國在這方面也不能落后。而事實上,韓國也在收購海外石油公司來儲備石油資源。據《朝鮮日報》報道,韓國知識經濟部5日表示,韓國國家石油公司正在推進收購原油日產量為20萬桶的市價達10萬億韓元左右的海外石油公司。對此,韓國知識經濟部第二次官李載勛表示:“目前由于國際油價下跌和全球經濟危機,石油開發公司的價格急劇下跌,因此現在就是收購海外石油公司的絕好機會。”
快慢可以根據油價調節
對外界的反應,國家發改委曾表示,中國的戰略石油儲備是為了應對市場突然出現的供應短缺,中國不會利用戰略石油儲備來操縱油價。而且,中國石油戰略儲備水平還遠未達到90天用量的平均線,難以影響國際市場。
專家認為,中國應按照自己的步驟和節奏建設戰略石油儲備,快慢可以根據油價調節。中國社科院世界政治與經濟研究所能源專家劉明認為,建設戰略石油儲備是長期的項目,要注意保持好節奏。戰略儲備的石油什么時候吸納,以及吸納的數量由很多因素決定,在油價低的時候可以考慮多進口。例如,美國的戰略石油儲備中近5.5億桶庫存的平均成本就被控制在30美元左右。
北京大學能源問題專家查道炯教授認為,中國現在還缺乏涉及戰略石油儲備的法律,沒有對一些具體內容進行詳細規定。中國戰略石油儲備建設中還有許多問題要解決,而且中國不存在像美國那樣需要用儲備石油來與企業進行市場調節的問題,故如何使用儲備石油是一個有待解決的重要問題。(《環球時報》管克江 段聰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財經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