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稅依然未現“廬山真面目”,但與之密切相關的油價卻傳出不同版本,本報記者昨聯系石化系統權威人士以及國家發改委專家獲悉,油價按照出廠價制定出最高零售價不大可行,“國內仍然會相對出臺一個保護性油價,不會有大幅度的波動,也不會太頻繁的調整,出臺調整油價時機會和燃油稅同步推出。”石化系統專家表示。
石油巨頭全面盈利已近兩月
此前一直喊虧的中石化、中石油兩大石油巨頭,如今早已告別虧損,全面走向盈利,“中石化的煉油盈虧平衡點大約在85美元每桶,現在國際油價在這個位置之下運行快有兩個月了。”廣東油氣商會油品部部長姚達明告訴記者。事實上,煉油廠的盈利虧損與國際油價密切相關,煉油廠的利潤隨著國際油價大幅下降也節節高升,很多煉油廠在新形勢下,也紛紛提高了產量。
在此背景下,國內油價借著燃油稅即將出臺的機會,又傳出新的調價風聲,有消息稱今后成品油定價機制將可能改為以煉油廠出廠價為基礎的最高零售價格;同時根據不同的國際油價水平采取不同的定價方案,具體操作時根據國際油價高低定價,一般是選取公認的盈虧平衡點80美元/桶,當國際原油價格低于80美元/桶,國內成品油價格與國際油價同步調整,當國際原油價格高于80美元/桶時,將根據煉油廠的加工利潤率計算國內成品油價格額度。
但是本報記者聯系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周大地了解到,這個方案早在兩年前討論過,即“原油成本法”,“新的定價機制不會用原油成本法”,周大地對記者坦言。
據悉,所謂的原油成本法,就是改變目前緊盯紐約、新加坡和鹿特丹三地成品油價的計算辦法,改以布倫特、迪拜和米納斯三地的原油價格為基準來計算油價,在煉油廠出廠價基礎上,再加上適當的利潤率,國家對零售油價的統一管制將有所放松。
但有關專家表示,這套方案兩年前就有醞釀,最終沒有出臺,主要就是無法兼顧平衡消費者的利益。姚達明表示,這套方案利好兩大集團,目前石油巨頭的虧損風險主要來自煉油環節,今后如果以煉油廠出廠價為基礎再加上適當利潤,煉油廠就不存在虧損了。
周大地認為,現在應該重點考慮的是,推出一個靈活的有彈性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同時,推動資源稅和燃油稅的同步改革,讓油價能夠真實地反映資源消耗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