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轉的前提必須是農民自己主動選擇
主持人:
陳主任,剛才已經介紹過,其實土地流轉不是新東西,過去一直都有,但是在有了長久不變的政策的時候,土地流轉就有了新內涵,那么您希望土地流轉能給農民帶來什么?
陳錫文:
土地從全世界的農民來講,這都是他的生存和發展之本,那么也就是只有當農民有更好的收入、更好的就業機會,他自愿離開土地的時候,我們才鼓勵這樣一種土地流轉,否則他就可能變成歷史上的土地兼并了,那是一種很可怕的事情。所以我想長久不變提出來之后,實際上土地流轉要做的事情并不是人為地營造一種氛圍或者采取行動。
主持人:
都流轉。
陳錫文:
要流轉,這是農民的一種選擇,他覺得有更好的就業、更好的收入,他會選擇,不用你去強制他,因此我們要做的事情決定里面都講到了,有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用經濟學家的講法就是市場怎么發育起來,只有產權更加清晰,市場才能發育起來,產權不清晰,沒人敢去交易,那么也就是決定里面提到的土地承包期進一步穩定和延長之后,應當第一件事要做好確權、登記,辦證的工作,就是更長時間了,我更要弄清楚那些地塊是我的,多少面積,都在什么地方,要進行確權登記和辦證,這是一個基礎性工作,如果農民真的相信了我們的土地長久不變,他就可以放心地去打工,我就可以流轉去。
第二要給他提供一個平臺,我想流轉給誰呢?誰要土地,我得知道,我想轉入土地,誰愿意轉包出來呢?我也得知道,現在我們農民處在信息不通的情況下,因此很多地方就創新,建立土地流轉服務中心,建立托田所,建立土地銀行等等,如果這個事情慢慢做了,那么我想剛才講的那種不規范的現象就會逐步解決。
第三,一定要把握好法律和政策的界限。土地流轉這次的決定明確提出有三個“不得”:在農村承包土地流轉的過程,第一個不得就是不得改變農民土地的集體所有性質,第二就是不得改變土地的用途,農地不能改成非農業。
主持人:
蓋商場。
陳錫文:
不行,蓋住宅什么都不可以。
第三個就是不得侵犯承包農戶的權益,所以把這三件事做好,我覺得土地流轉是一個市場自然發育的過程。
糧食安全與土地流轉會否產生矛盾?
主持人:
其實在前面還有一個大限制,因為在整個十七屆三中全會,包括這次推進農村改革一直在強調糧食安全,大家會覺得,一方面要強調糧食安全,你如果都不種地,肯定不安全,可是另一方面又有土地流轉,它們兩者不矛盾嗎?
陳錫文:
兩者之前有吻合的地方,但也有矛盾的地方,要從市場規律去講,土地流轉集中了,某一個農戶注入了人家的土地,轉入人家土地,規模更大了,他如果繼續生產糧食,肯定會提高效益,提高收入,這對促進糧食生產是有利的,但是我們看到更多的往往是土地流轉之后,特別是城里一些工商企業下鄉向農民租的地,往往不種糧食了,往往去發展瓜果蔬菜、鮮花盆景、藥材等等這些。
主持人:
利潤更高。
陳錫文:
收入顯然是增加了,但畢竟大家不能光吃蔬菜、鮮花,總要吃糧食,所以這些問題實際上現在已經給我們提出挑戰,既要保障農民的承包經營權,這個承包經營權既要讓他自己安心送,也允許他去流轉,但流轉之后怎么能保證我們農業的資源配置能夠有足夠的糧食生產,這里就需要很多政策和制度來研究??梢哉f現在已經是必須未雨綢繆地去研究這個問題,土地流轉之后,怎么能保障我們基本農產品,特別是糧食的供給問題。
主持人:
但是糧食安全是絕對的大問題,是一個紅線。
陳錫文:
對,那么從目前的情況看,大家都知道,我們是82600萬畝耕地,如果算上復種指數,南方有的種兩季種三季,每年農作物的播種面積大概是235500萬畝這樣一個面積,這幾年的情況看,我們如果保持一萬億斤的糧食產量,這是一個基本需求,從我們目前的生產水平來看,低于16億畝的糧食播種面積就保不住,怎么樣形成一種市場導向的,但是又有政策支持的資源分配結構。
主持人:
那接下來的時候,大家會有一種擔心,既然大家可能也聽到了長久不變,土地流轉在長久不變的情況下,可能大家更有積極性。如果在這種積極性,中國這么大,雖然說了幾個“不”,但是監管下來很難,有的時候他就悄悄地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都給你慢慢變了,變成房子了,變成住宅了,變成其他非糧食的作物了,怎么辦?
陳錫文:
我想首先一條,是要整體上提高農民和農村基層干部的法律意識和政策關鍵,確確實實理解到這件事情不僅關系到自己家庭的利益,而且關系到整個國家子孫后代的利益,當然,還有很重要的一條,在物質利益上必須讓農民種糧食也能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否則他為什么要種糧食呢?所以這是兩方面的事。
還有一方面,我們的監管部門、國土管理部門、農業部門都要去嚴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不讓突破,現在從技術上講,GPS全球定位系統,我是能查得到的,問題是處理這些違法違紀的事情不能手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