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以來,我國經濟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國民經濟繼續朝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與此同時,各種困難和挑戰明顯增多。從國際上看,次貸危機深度擴散,基礎產品價格大幅上漲,金融市場跌宕起伏,全球經濟發展的不利因素、不確定因素和潛在風險大大增加了。從國內來看,2008年接連受到重大自然災害侵襲,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很大困難和壓力,通貨膨脹壓力繼續加大,煤電油運供應緊張,節能減排形勢嚴峻,部分行業和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出現困難,經濟下行趨勢顯現。當前,我國經濟正面臨多年來最復雜、最困難的局面。
看到這些困難至關重要。因為只有對面臨的困難看得清楚、充分,才會對形勢、大局有一個清醒、科學、正確的判斷,也才會作好應對困難的充分準備,把克服困難的工作做得更加主動、有效。我們經常講"知難而進","知難"是"進"的前提,"進"是"知難"的目的。但"知難"是否一定能"進",還要看有沒有迎難而上的信心和勇氣。畏難不前、知難而退這種情況也是有的。經驗告訴我們,最小的困難,喪失信心,只能被困難嚇倒;最大的困難,堅定信心,就能把困難戰勝。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我們遇到的困難還少嗎?戰勝這些困難的實踐使我們認識到,困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困難面前缺乏堅定的信心。
盡管當前我們面臨的困難確實不少,但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很多。國民經濟發展的主流、本質和趨勢是健康、向上的,問題和困難并沒有改變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我國市場空間廣闊,經濟體量大,回旋余地大,消化問題的能力也強,完全可以靠自身的努力化解存在的問題。盡管我國開放度已經很高,但我們仍然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經濟體,世界經濟趨緩而中國經濟一枝獨秀的事實說明,我們可以在世界經濟下滑的環境中繼續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更為重要的是,經過30年改革開放,我國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無論是宏觀層面,還是微觀主體,發展的活力和動力顯著增強,抗風險、抗波動和調節能力都有極大提升。這些,都是我們戰勝困難的重要條件。
困難、矛盾和問題,也向我們提出了調整和完善工作思路和對策的客觀要求。隨著人民幣匯率升值,出口退稅政策調整,信貸規模控制,股市直接融資縮減,原材料價格上漲,外部需求減弱,企業成本顯著增加,部分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出現困難。這些情況,一方面反映了當前經濟發展中的困難,對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帶來壓力;另一方面又揭示了經濟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凸現了調整、轉型、創新的緊迫性。這些深層次矛盾,經濟發展比較順利的時候往往暴露得并不那么充分,而在經濟發展出現困難的時候則會顯得十分突出。從這個意義上講,現在正是我們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難得時機。把困難作為機遇來認識,把調整、轉型、創新作為最突出和緊迫的任務,把更多的注意力落實到科學發展觀上,把經濟增長從主要依靠投資和出口拉動轉變到依靠消費、投資和出口協調拉動上來,轉變發展觀念,調整發展戰略,創新發展思路,破解發展難題,努力解決經濟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不斷增強適應新的經濟環境的能力,這是我們面對困難的正確選擇。用這樣的觀點來對待困難,我們不僅能增強信心,而且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和出路。
市場經濟也是一種信心經濟。資本市場的發展需要信心,實體經濟的發展也需要信心。對發展預期、發展前景作出悲觀結論,這比困難本身更加可怕。越是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越是要堅定信心,這對戰勝困難尤為重要。今年年初以來,面對紛繁復雜的形勢,黨中央、國務院高瞻遠矚,審時度勢,沉著應對,作出正確的決策和部署,取得了顯著成效。實踐證明,這些方針、政策和措施都是及時的、正確的。我們有改革開放30年積累的強大物質基礎,有抵御各種風險和考驗的寶貴經驗,只要我們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一系列決策部署,變困難為機遇,變壓力為動力,堅定信心、振奮精神,知難而進、迎難而上,就一定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鞏固和發展當前來之不易的好形勢,開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局面。(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蔣定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