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建議減稅的經濟研究報告,最近成為媒體報道的熱點。這份出自全國人大財經委經濟室的研究報告,建議提高個稅起征點、降低利息稅等。
在各種報道中,這份報告被認為代表了全國人大財經委的觀點。“實際上,這只是全國人大財經委下屬的經濟室所作的一份研究性質的報告,并不能代表財經委的意見。”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賀鏗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作為全國人大常委會的組成部門,“對屬于全國人大或者全國人大常委會職權范圍內同本委員會有關的問題,進行調查研究,提出建議”,是財經委的一項法定職責。
減稅建議觸及公眾錢袋子
全國人大財經委于7月15日至16日舉行第五次全體會議,聽取國家發改委、農業部、商務部、央行和國家統計局關于今年上半年經濟形勢的匯報,并進行了討論。“會上,各位委員也只是各自表達自己的意見,最后形成的建議比較原則,不像經濟室的報告這樣具體。”賀鏗說。
財經委經濟室一位工作人員也表示,經濟室只是財經委的一個內設工作機構,進行調研和撰寫調研報告,是該室的一項常規工作。“不熟悉全國人大工作的媒體,將經濟室這份研究性質的報告誤讀為代表財經委的意見。”這位工作人員說。
由于報告提出的減稅建議觸及公眾最關心的“錢袋子”,引發了熱烈討論。
經濟室在這份《2008年前5個月經濟運行情況分析》的報告中警示說,“在經濟步入下行通道的同時,物價漲幅明顯升高,國民經濟從‘高增長、低通脹’正向著‘高增長、高通脹’甚至‘低增長、高通脹’發展。”
宏觀經濟已隱現“滯漲”威脅,不斷上漲的物價也令老百姓感覺自己的錢袋子日益縮水。經濟室的報告認為,通貨膨脹一旦超過一定的水平得不到有效控制,將改變居民和企業的預期,并對經濟產生嚴重的破壞性后果。
針對復雜且不明朗的經濟形勢,經濟室在報告中說,“為防止經濟出現大幅下滑,可以發揮財政政策穩定消費需求的作用,建議進一步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降低儲蓄存款利息稅稅率,增加居民實際收入。”
經濟室的研究報告被媒體轉載之前一天,7月22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了上半年稅收數據。其中個人所得稅完成2135億元,同比增長27.3%,比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10.4%的增速快一倍多。
提高個稅起征點呼聲再起
盡管今年3月1日個稅起征點從1600元調至2000元,但上半年個稅收入仍然飆升,提高個稅起征點呼聲再起。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魏杰認為,個稅收入飆升意味著去年上調起征點至2000元仍不到位,他贊成再次提高個稅起征點。他明確表示,個稅起征點應該從目前的2000元上調至5000元,只有這樣才能使居民收入大幅度增長。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財政系教授安體富也表示,今年物價一路上漲,相形之下,2000元的起征點確實太低。他建議,“應該積極研究個稅起征點掛鉤CPI的機制”,如此個稅起征點的調整才不至于陷入“始終慢一拍”的尷尬。
隨后接受媒體采訪的很多經濟學家均贊同將個稅起征點提高至3000元,甚至5000元。
但上述觀點也引發了不同意見。一些經濟學家認為,要遏制日益上漲的物價、幫助低收入者共渡難關,最佳方式并非提高個稅起征點。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稅收研究室主任孫鋼表示,按照目前2000元的起征點,全國繳納個稅的人數占總人口比例不到2%。“進一步上調個稅起征點,只是令少數高收入者獲益,低收入者受益不大。”他說。作為財稅專家,孫鋼曾于2005年報名參加全國人大常委會組織的提高個稅起征點聽證會。
“我不贊成提高個稅起征點,目前也不太可能實施。”賀鏗持同樣觀點。身為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的賀鏗專攻經濟計量學,曾任職國家統計局副局長。
他認為,出臺一項政策的前提是弄準政策效應到底在哪里。在目前經濟增速下行、物價不斷上漲的形勢下,政策應該著重關照的是生活壓力最大的低收入群體,包括養老金較低的離退休人員、失業待業者和學生群體,尤其是家庭貧困的在讀學生等。
在賀鏗看來,民生問題針對的是絕大多數人。很顯然,提高個稅起征點并不能讓最需要幫助的這部分人群受益。
建議下調利息稅、增值稅
不過,賀鏗和孫鋼都贊成下調利息稅。孫鋼認為,下調利息稅有助于改善居民儲蓄長期負利率的現象。自2007年8月15日起,將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個人所得稅的適用稅率由現行的20%調減為5%。目前至少還有5個百分點的下調空間。
“降低利息稅,等于變相提高存款利率,但又不影響貸款利率,不會增加企業負擔,是可以接受的方式。”孫鋼說。不過,他同時指出,降低利息稅至零,對于老百姓增收固然有幫助,但作用不會太大。
這位財稅專家認為,與提高個稅起征點和下調利息稅比起來,不如調低增值稅。“現在我們到超市買的每一樣東西,價格里面都含著17%的增值稅。如果調低增值稅,物價至少不會漲得像現在這么快,企業的成本壓力也會小很多。”孫鋼說。
經濟學家茅于軾曾撰文分析稅負問題。他指出,在高達幾萬億元的稅收中,個稅收入的比例只占百分之七點多。“(公眾)只是關心個稅的起征點是1600元還是2000元,而把納稅的大頭給忽略了。”茅于軾說。
個稅以外的“大頭”主要都是什么稅呢?按照征收的比例高低排列,最主要的是增值稅,占36.7%;其次是企業所得稅,占20.0%;第三是營業稅,占14.7%;最后是進口品的消費稅和增值稅,占14.3%。這四項稅占了全部稅收的85.7%。
茅于軾指出,一般公眾對稅收的印象主要是從個人所得稅來的,有些收入低的人不交個人所得稅,就以為自己沒交稅。其實在總稅收中個人所得稅只占7%,其余的93%也都是從老百姓那兒征來的。每個人從超市買東西、打電話、用電交電費,價格里面都包含著稅,只不過收據上并不寫出來。
“表面上看中國的稅都是企業在交,其實企業肯定會把稅加到價格里去,不可能企業自己掏腰包替消費者付稅。企業的產品加稅以后,消費者的負擔加重了,產品的銷量會減少,這是企業真正的損失。”這位經濟學家說,不論表面上是企業付稅,或者是消費者付稅,最后都是一樣的,稅負都會在企業和消費者之間分擔。
孫鋼認為,與提高個稅起征點相比,通過下調增值稅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抑制過快增長的物價,政策效應將更為明顯。
程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