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鏈條已經成型
走私渠道如此“通暢”,這是因為打通了“天地線”!
“天地線”是走私鏈條里的行話。陳啟榮解釋說,“天線”是大米采購商找到了從大陸內地糧食企業手中獲得糧食的渠道,“地線”是向境外市場銷售的環節。
中國內地幾乎每個省區都有所謂的“產糧大縣”、“商品糧供應基地”。由于糧食收購實行市場方式,以農業局、糧食局為代表的官方糧食部門,無法左右農民是否將糧食銷售給它們。農民們更加愿意按照市場方式,將糧食銷售給出價更高的民營企業。
記者在廣西全州縣、象州縣等商品糧生產基地采訪時,種糧大戶均表示,優質稻銷售給糧食部門得非常少,因為糧食部門的保護性收購價很低。一位姓梁的種糧大戶說:“我們送到糧站去,糧食才是每斤9毛,企業上門收購,都要每斤1元5角,賣給民營企業當然更劃算。”
這些老實巴交的農民當然不會知道,民營企業從他們手中收購的糧食,轉手給糧食加工企業,售價就番了番,比如賣到珠三角,價格就達到了每斤6元錢;而經銷商通過“暗度陳倉”的辦法,將糧食運往境外,價格甚至可以飆升10倍。
常年在廣東二級批發市場上銷售大米的經銷商董震說:“境外大米價格那么高,誰都想悄悄偷運些大米出境,多賺點錢。”
記者調查發現,大型批發市場經銷商是打通這條“天地線”的關鍵一環。收購商一般在當地區域市場中,如商品糧供應基地;加工企業是收購之后進行初步加工的企業;而大型批發市場經銷商屬于較大范圍的區域市場,如珠三角的區域市場。從調查情況來看,真正意義上能夠直接走私的只有大型批發市場經銷商。
董震證實了記者所了解的上述從“農民——糧食收購商——糧食加工企業——大型批發市場經銷商——越境走私分子——境外經銷商——境外市場”的糧食走私“產業鏈”。他說:“產業鏈越靠后,賺取的利潤越高,幾乎每個環節都有50%~100%的利潤,只有出于生產端的農民,無論糧食價格漲多少,到目前為止他們能夠分到的利潤還是很小。”
走私南北并進 打擊亟待形成合力
海關執法人員用“南北并進”來描述目前糧食走私形勢。
6月2日,地處中蒙邊界、地理位置十分偏遠的阿日哈沙特口岸,海關緝私警察在6輛出口至蒙古國的“水泥”貨車中,截獲了350噸走私糧食。
爬上滿載出口“水泥”的貨車,揭開車箱上厚厚的苫布,“普通硅酸鹽水泥”的字樣明顯地標在整齊的編織袋上。而當金屬制的“糧食探子”伸進“水泥”袋時,流出來的卻是白花花的面粉。
經最后清點,6輛車共裝有涉嫌走私出境大米176噸、香米104噸、白面70噸、掛面0.5噸,用于掩蓋走私貨物的水泥80噸,涉案貨物總量430噸,總案價值110萬元。涉案的走私貨物均逃證、逃稅,涉嫌偷逃關稅10萬元。
而在中國東部的青島,6月22日上午,青島海關在對一批以一般貿易方式申報出口到泰國的“氧化鋅”進行查驗時,發現這些“氧化鋅”沒有按照常理溶于水,卻產生了面筋,經報相關部門進行成分鑒定,實貨為小麥粉。
后經查證,2月至今,犯罪嫌疑人將小麥粉偽報為形態、比重、包裝相近的氧化鋅,先后分22批出口泰國、菲律賓、新加坡等國,總計2288噸。
位于中國西部的新疆阿拉山口,海關近日竟在出口的衛生紙和石膏板中查獲走私出境的大米。據悉,烏魯木齊海關年初至今已經查獲了37起糧食走私出境案。
本報記者在暗訪中,從走私分子口中了解到,在珠三角一帶的口岸,走私分子大部分采取將面粉、小麥當作水泥、元明粉等,裝入集裝箱偷運到境外出售。面粉、小麥與這些產品都比較相似,如果不是開箱檢查,海關很難發現其中的奧秘。
面對如此復雜多變的糧食走私出境渠道和偽裝手段。海關執法人員認為,一方面,必須積極加大情報調研,建立聯動機制,采取口岸現場查緝與非設關通道查緝相結合的模式,組成巡查組對邊境線進行每日不定期查緝,不斷加大打擊和防范走私糧食出境活動力度。
另一方面,加大對邊民互市通道走私糧食的打擊力度。尤其要注意通過“螞蟻搬家”方式走私的情況。海關執法人員曾繁華認為,應該嚴格限制中越、中蒙等邊境互市點糧食交易,尤其是注意查處邊境小道走私糧食的行為。(何豐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