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中國市場研究主管龔方雄近日表示,作為全球第二大的石油消費國,如果中國有勇氣把汽油價格和柴油價格增加20%,給國際市場發出一個信號,那么國際油價可能會下跌20%。
中國目前的情況是補貼中石化、中石油,等于是在補貼富人,是補貼那些最不應該拿到補貼的人,中國進口的高檔SUV現在增長60%以上,大排氣量汽車整體銷售在30%以上。越有錢的人越開寶馬、奔馳、SUV,他拿到補貼越多,而且補貼香港,補貼境外,導致國際的航空公司到中國來把油加得滿滿的回去,政策失誤的地方就是尋找時機。
他反復強調,成品油價格機制作為一個國家戰略發展目標,不應該尋找推出的時機。越暫緩推出,越會成為國際炒家的借口。他認為與其政府一個月給中石化補貼70個億,不如讓油價漲起來。政府可以減少補貼上的投入,中石油、中石化也會因價格理順而賺錢,這樣既可以抑制需求,又可以節能減排、改善能源使用效率。
同時他表示,摩根大通對未來6到18個月的中國股市看好,但由于目前一些地區上采取的限價措施及政府對資源品價格的干預,該機構對市場未來三個月的走勢轉趨謹慎。
“臨時性、局部性的價格管制很難實現。煤炭、鋼鐵行業的民營企業很多,限價的直接結果就是一限就缺,一限就產生大量的走私。如果八九月份CPI回落到6%甚至以下,我們認為成品油價格并軌有可能實行。”
他舉例說明,去年10月份我國調了一次油價,上調了10%,對通脹的影響只占0.4%,而現在我國油價與國際油價大約相差40%左右,因此對通貨膨脹的影響最多是1.6%左右。所以,如果CPI回落到6%的時候,即使完全并軌,CPI最多升到7.6%,這樣完全能夠承受。
在這樣的背景下,他認為以圍繞災后重建的基建,水泥、鋼鐵、煤炭是比較保險的。再就是銀行業盈利沒有問題,但是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就是石化雙雄、電力,CPI往下行這個行業的盈利改善空間非常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