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二季度經濟走勢預測
2008年二季度主要經濟指標預測
根據當前形勢和趨勢判斷,隨著雪災對電力供應、交通運輸等短期影響的消除,二季度工業生產可能出現反彈;同時,投資和消費的強勁增長將抵消出口減速的不利影響。總體判斷,二季度經濟增長可能會小幅反彈;同時由于國際價格上漲幅度較大、新漲價因素增多,通脹壓力不降反增。
(一)新漲價因素增多,通貨膨脹壓力不降反增
二季度,促使物價上漲的因素比一季度有增無減:一是國際農產品價格大幅上漲、石油價格高位震蕩,輸入性通貨膨脹壓力增加。據商務部監測,一季度國際農產品價格持續大幅上揚,漲幅達14.6%,尤其是糧食價格上漲更為迅速。在前幾年上漲的基礎上,今年糧食價格繼續攀升,目前大米已突破每噸1000美元大關,年漲幅超過3倍。由糧食漲價引起的全球性恐慌正在迅速蔓延,包括越南、印度、埃及等在內的許多糧食出口國開始限制或者停止糧食出口,發達國家已將糧食作為類似石油的戰略物資。國際糧食供求矛盾突出,將使糧價上漲的壓力繼續加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多米尼克警告說,糧食價格的持續上漲將產生“可怕”后果,包括數十萬人被餓死,甚至導致戰亂。盡管世界經濟減速會減少石油需求,但新興經濟體需求旺盛、地緣政治和投資基金等因素抵消了這一因素,石油價格將繼續在100美元左右的高位震蕩運行。國際糧價和石油價格上漲,將對國內價格的上漲產生較大的壓力。
二是貨幣流動性增大,物價上漲有貨幣條件。根據貨幣主義的觀點,通貨膨脹無論何時何地都是一種貨幣現象。二季度,促進貨幣供應增加的因素很多。首先是“熱錢”流入增加,一季度外匯儲備增加額中除了貿易順差和FDI外的不可解釋的部分達850億美元,規模遠大于前幾個季度,說明外資流入正在增加,增大了國內貨幣供給和流動性。隨著人民幣的進一步升值和中美利差的進一步拉大,外資流入的步伐難以減緩。其次貨幣供應增長依然較快,一季度期末狹義貨幣供應量(M1)余額增長18.3%,廣義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長16.3%,均維持在較高水平。
三是投資需求高位運行,投資品價格上漲加快。在投資持續旺盛、原材料和工業品價格較快上漲的影響下,自2007年以來,投資品價格指數持續走高,今年以來上漲進一步加快,一季度漲幅達到8.6%,高于去年全年4.7個百分點。根據歷史經驗分析,投資品價格增長一般滯后投資增長半年左右。由于當前投資繼續在高位運行,預計投資品價格在二季度還將保持高位。
四是供需變化使國內糧食價格上漲壓力持續增大。一是盡管我國糧食生產形勢比較穩定,庫存比較充裕,但也存在一定的缺口;二是農資價格持續上漲。根據農業部監測數據,今年以來各種農資價格均出現大漲,絕大部分農資價格居歷史最高水平。農資價格上漲增大了糧價上漲的預期和壓力。三是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工業用糧也將增加;四是隨著居民收入的提高和消費結構的改變,人們對肉、禽、蛋等副食品的需求將日益增多,從而導致飼料用糧增加。另外,耕地面積減少、土地質量下降以及國際糧價飆升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五是生產領域價格上漲向消費領域傳導的壓力正在加大。從2007年第四季度開始,包括工業品出廠價格、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幅度都有所擴大。另外,新勞動法的實施及其他一些因素,使得勞動力成本上升較快,勞動力成本上升通過增加企業成本推動了企業商品價格的上漲,將進一步增大消費價格上漲壓力。
六是翹尾因素影響依然很大,消費價格漲幅將維持高位。初步測算,一季度CPI上漲8%中,翹尾因素占5.2個百分點,二季度翹尾因素占4.9個百分點,僅比一季度下降0.3個百分點。根據一季度新漲價因素對消費價格的影響幅度及二季度新漲價因素可能的變化情況,消費價格漲幅將維持高位。
總之,促進二季度物價上漲的因素很多且比較復雜,既有國際的,也有國內的,既有生產和供給方面的,也有消費和需求方面的,通貨膨脹的壓力還在持續增大,在這種情況下,防止物價由結構性過快轉向全面通脹的任務絲毫不能放松。但隨著季節性變化和促進供給政策作用的發揮,肉、蛋和蔬菜等食品價格上漲會比一季度有所放緩,使消費價格可能比一季度會小幅回落。預計二季度物價將增長7.5%,上半年增長7.8%,漲幅比一季度放慢0.2個百分點,同比提高4.6個百分點。二季度物價漲幅中新漲價因素比重比一季度有所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