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召開“2008年《旅游綠皮書》發布暨中國旅游發展論壇”,并發布《2008年中國旅游發展分析與預測》(即2008《旅游綠皮書》)。為了探索2008年及其隨后的幾年中國旅游的走勢,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課題組在回顧2007年熱點及暗熱點的基礎上,提出了7個方面的課題來探討。
這7方面的課題分別是——帶薪休假制度推動的中國居民的休閑活動的發展,法定假日調整激發的短途旅游的陡增,奧運會帶來的北京旅游發展的長期效益,兩岸同胞關注中的赴臺旅游的準備,中國出境旅游增長中的歐美之行展望,住宿設施改善中的經濟型酒店走勢,低成本航空的發展與消費者對它的企盼。
中國居民的休閑活動
關于帶薪休假制度對中國居民的休閑活動的推動,課題組指出,正是有了《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的保障,估計2008年我國能夠真正享受到帶薪年休假的職工,將會出現數倍乃至更多的增長。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新起點,老百姓的“休閑”生活所能夠產生的社會功能、文化功能、經濟功能,都將逐漸在中國顯現出來。因此這一條例的實施,也為中國旅游業的發展帶來了新機遇。
在充分肯定帶薪休假制度對中國居民的休閑活動的推動之后,課題組也指出,由于中國各地發展不平衡的現實,因此不難推知,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在一些中小企業和特殊行業,《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的實施還將會遇到一些難題;另一方面,在市場經濟中,職工的“休假權”也將會遭遇來自單位“用人權”的博弈,在勞動力市場供大于求的現實中,職工的被動妥協是難以避免的。因而如何能夠使條例的規定得到準確的落實,還有待相關方面的繼續努力。同時,基于在當前勞動組織中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或稱勞資雙方)都是不可缺少的積極因素,有關方面對用人單位的真實困難給以必要的關注與幫助,對具體安排中的《帶薪年休假條例》及《勞動合同法》的貫徹實施都將是十分有益的。
短途旅游的陡增
關于法定假日調整激發的短途旅游的陡增,課題組在回顧了《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幾次修訂修和黃金周的提出后指出,關于法定節日變動給中國旅游業帶來的機遇和挑戰都是相當巨大的。其最大的機遇是,將可能在“除夕”的即日氣氛和消費將更加凸顯,城市周邊四個“三日短長假”的觀光休閑旅游將更加火爆,與這些節日有關的地方(如山西的綿山,江蘇的蘇州,湖北的秭歸,湖南的洞庭等等)都將迎來更多的游人,自駕車旅游也將形成現新的熱潮。其中又尤以短程旅游和近郊旅游的火爆最為明顯。
除了以上的機遇同時也蘊含著挑戰之外,由于“五一”黃金周的取消,此前受益于“五一”黃金周的西部地區(尤其是西北地區)、港澳地區以及其他遠離內地中心城市的旅游目的地,都必須對自己已有產品的市場機遇進行再思考,以便以新的營銷戰略開拓出新的市場來。
奧運會帶來旅游發展的長期效益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意義和價值是人所共知的,只是人們對奧運會的經濟效益至今仍然存在著不同看法。對此,課題組引據北京市旅游局負責同志在第四屆“中國旅游發展?北京對話”的發言中說,舉辦這次奧運會,對于中國,對于北京,都是一個旅游業非常好的發展機遇。首先,它對于中國和北京旅游形象的提升,是非常有利的;第二,奧運會的籌辦,使城市基礎設施建得到很大的提升,不僅市民受益,也為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條件;第三,市民文明素質也會有很大的提高;第四,同時還提高北京的旅游產業素質;第五,奧運會的場館建設和舉辦,又給北京增加了很多旅游資源。如果說悉尼奧運會的舉辦使悉尼城市形象在國際上提升了十年的話,那么,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舉辦,對北京城市的形象提升,也許還不只十年。面對奧運會帶來的各種機遇,很顯然,無論是奧運前、奧運期還是奧運后,旅游產業的受益都是明顯的。
課題組同時還引據2004年雅典奧運會后希臘旅游業和希臘經濟獲得長足發展的一系列數據,列舉1992年巴塞羅納奧運會后西班牙這個城市的劇變,說明看待奧運會的影響還須有較為成員的眼光。
在《2008年旅游綠皮書》的《中國旅游2007~2009:熱點?前瞻》中,關于其下的兩岸同胞關注中的赴臺旅游的準備,中國出境旅游增長中的歐美之行展望,住宿設施改善中的經濟型酒店走勢,低成本航空的發展與消費者對它的企盼等幾個熱點問題,其分析與前瞻內容也是十分豐富的,其立足之點都是以普通老百姓的需求來思考中國旅游業的發展,因此也都是值得旅游業界所關注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