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發改委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盡管我國縣域經濟經過多年發展得到不斷壯大,但報告中的統計數據也顯示出我國縣域經濟發展尚存不少問題。
報告說,目前,全國平均每個縣的赤字約1個億,全國赤字縣占全國縣域的比重達3/4,縣級財政基本上是“吃飯財政”,縣鄉政府的債務風險仍未得到根本性控制。
東西部差距繼續拉大
報告顯示,我國縣域經濟發展水平的區域分布特征與區域發展總體格局一致,東西部發展差距繼續拉大。記者對報告中的相關數據進行了歸納:全國地方財政收入預算收入超過5億元的縣共有204個,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地區分別為144、28、26和6個。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6000元以上的縣共有118個,而江蘇、浙江、山東三省則占據了其中67%的席位。
全國百強縣人口雖占全部縣域還不足一成,但實現的地區生產總值卻占全部縣域的1/4強,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占1/3強。
報告說,當前縣域經濟的產業結構層次仍然偏低,經濟發展基本要素供應不足。全國縣域經濟的一產比重約25%,而2007年全國GDP中一產的比重則為11.7%。這表明縣域經濟整體上仍然沒有擺脫“農業大縣、工業小縣、財政窮縣”的基本特征。
工業化城鎮化推進中存在盲目性
報告強調,當前縣域經濟的發展方式有待轉變,工業化和城鎮化推進過程中存在諸多盲目性。很多縣級地方政府仍然片面地把發展工業化理解為上項目、建工廠、建開發區,把發展城鎮化理解為造廣場、建樓房、改戶口。
由于縣鄉政府招商引資的愿望迫切,隨著近年來發達地區和中心城市產業結構的調整,一批低端制造業項目向縣域轉移,其中不少是能耗偏高、污染較重、單位土地投資強度偏低的項目,造成資源浪費、環境破壞和對“三農”利益的損害。
縣級財權與事權不匹配
此外,報告揭示說,縣級政府對縣域范圍內教育、衛生、文化、社會保障、救災救濟、計劃生育等各類公共服務都負有直接責任,縣級財政供養大量相關行政事業單位人員,而縣級的財權與事權明顯不匹配,責權利不對等。因此,除少量經濟強縣外,縣級政府動用各方面力量發展經濟、調控經濟的手段不強,自主加強公共服務的能力普遍較弱。
“地改市”將縣域邊緣化
報告說,在行政管理體制方面,隨著地改市的推行,由市管縣帶來的體制性負面效應逐步顯現。一方面,因機構層級較多,行政成本增加,行政效率下降;另一方面,市級政府往往傾向于調配市域內資源來集中發展中心城市,由此造成了縣域經濟自身活力不強、財力不足、資源不夠。
在農業生產方式上,現行的農村土地制度不適應現代化生產經營的問題正日益顯現,農用地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仍受諸多制約,而“農地入股”試驗也存在著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償債”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