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人口就業、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至年末,全市戶籍人口1378.86萬人。全年戶籍出生人口10.08萬人,出生率為7.34‰;死亡人口10.22萬人,死亡率為7.4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1‰。至年末,全市常住人口達到1858萬人。
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不斷加強創業扶持、就業援助和就業培訓,就業規模不斷擴大。至年末,全市從業人員90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1萬人。全年新增就業崗位70.3萬個(見圖11),其中,農村富余勞動力實現非農就業15.1萬個。就業援助機制進一步完善,新安置就業困難、家庭困難人員2.5萬人,幫助4242戶“零就業”家庭實現至少一人上崗就業,累計達7743戶。加強職業培訓,提高就業技能。全年36.5萬勞動者參加了職業培訓,至年末,全市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比重從上年的17%提高到19%。全年完成郊區勞動力職業培訓6.7萬人,為4.01萬名青年提供職業見習崗位。至年末,全市城鎮登記失業人員26.78萬人,登記失業率4.3%,為近年來最低水平。
圖11 新增就業崗位情況
至年末,全市有13.9萬名當年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就業率達97.25%。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人員繼續增加,全年大學生申請創業項目82項,使用創業基金1335.1萬元。
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繼續提高。據抽樣調查,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23623元,比上年增長14.3%,增幅比上年提高3.5個百分點;農村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突破1萬元,達到10222元,增長11%,增幅提高0.6個百分點。全年城市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7255元,比上年增長16.9%。其中,服務性消費支出5595元,增長15.6%。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8845元,比上年增長10.5%。其中,服務性消費支出2809元,增長5.9%。
家庭耐用消費品擁有量繼續增加。據抽樣調查,至年末,平均每百戶城市居民家庭耐用消費品擁有量:家用轎車9輛,家用空調189臺,組合音響52套,移動電話217部,家用電腦104臺,熱水淋浴器96臺。平均每百戶農村居民家庭耐用消費品擁有量:彩電179臺,輕騎、摩托車60輛,洗衣機91臺,熱水淋浴器89臺,移動電話147部,影碟機28臺,家用空調120臺,家用電腦43臺。
居民儲蓄有所減少。至年末,全市居民儲蓄存款余額9326.45億元,當年減少127.68億元。其中,定期儲蓄存款余額6185.85億元,減少489.99億元;活期儲蓄存款余額3140.6億元,新增362.31億元。
居民居住質量進一步提升。全年建成與住宅同步交付的公建配套設施面積329.47萬平方米。舊區改造穩步推進。全年拆除住宅建筑面積690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8.7%;動遷居民4.9萬戶,下降36.1%。年內完成舊住房綜合改造1000萬平方米。至年末,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32.2平方米;人均住房居住面積16.5平方米(見圖12)。居民住宅成套率達到94.7%。
圖12 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居住面積
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至年末,全市共有793.82萬人(包括離退休人員)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有491.54萬人參加失業保險,全年領取失業保險金的人數27.45萬人。小城鎮社會保險覆蓋面繼續擴大,至年末,參保人數達到138.61萬人。其中,被征用土地農民參保人數92.72萬人。至年末,外來從業人員綜合保險參保人數達333.6萬人。至年末,有6.13萬人納入城鎮高齡無保障老人基本社會保障制度。住房保障覆蓋面繼續擴大。年內新增廉租房受益家庭7857戶,累計達到3.03萬戶。保障標準繼續提高。月最低工資標準從750元提高到840元,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從6.5元提高到7.5元,城鎮低保標準從320元/月提高到350元/月,農村低保標準從2560元/年提高到2800元/年。
醫保覆蓋面繼續擴大。至年末,全市共有21.6萬家城鎮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共749.75萬人(包括離退休人員)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有16.38萬個體工商戶、自由職業人員參加從事自由職業人員和個體經濟組織業主及其從業人員基本醫療保險。至年末,有167萬中小學生和嬰幼兒納入中小學生和嬰幼兒住院、門診大病基本醫療保障。實施大學生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將全市55萬普通高等院校學生統一納入覆蓋范圍。完善醫保綜合減負政策,進一步降低減負門檻。全年醫保綜合減負40991人,減負總金額18568.86萬元。
社會福利事業取得長足發展。至年末,全市共有養老機構560家,床位6.98萬張。其中,年內改擴(新)建養老機構91家,新增養老床位10050張。在全市養老機構中,由社會投資開辦的260家,床位3.42萬張。至年末,全市有128家社區老年人日間服務中心,234個社區助老服務社,為13.5萬名老年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年內有6.84萬名享受政府補貼的居家養老服務對象。全年享受社會化養老服務人數占全市老年人口的比重達到7.4%。至年末,全市有49.1萬人享受政府救助,比上年末凈減3.58萬人。其中,享受城鎮最低生活保障人數33.94萬人,凈減1.19萬人;享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1.8萬人,比上年末凈增1.36萬人。全年全市共有10.32萬人次獲得醫療救助,累計支出醫療救助金11201.2萬元。殘疾人救助體系更加完善。年內新辦福利企業13家,新安置248名殘疾人就業。年內新建盲道101.24公里,鋪筑坡道2847處,完成2310處公共場所無障礙設施改造。年內完善240所“陽光之家”建設,1.2萬人次的殘疾人獲得不同程度的康復服務,其中7歲以下殘疾兒童7780人次獲得康復服務。
十四、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
以落實污染減排為核心,著力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城市建設。全年用于環境保護的資金投入366.12億元,相當于全市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3.05%。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全市河道水質總體有所改善,黃浦江、蘇州河水質保持穩定。全年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89.9%。全年建成389平方公里揚塵污染控制區,全市區域月降塵平均值為8噸/平方公里,與上年持平。主要污染物減排取得成效。污水處理能力達到558.05萬噸/日,比上年增加70.18萬噸/日;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73%。年內建成上海石化、申能星火、吳涇第二電廠等102.4萬千瓦機組脫硫工程。中心城區污水治理三期基本完成,竹園第二污水處理廠等10座污水處理廠相繼建成并投入運行。
城市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全年新增綠地1186公頃。其中,公共綠地592公頃。至年末,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37.6%,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2平方米。年內相繼建成廣中綠地、中心路綠地等綠地,完成10座老公園改造。林業建設穩步推進,全年造林1355公頃。其中,防護林853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11.6%。
事故發生和人員死亡數量下降。全年本市各類安全生產事故9132起,比上年下降25.7%;造成死亡1699人,下降5.6%。其中,工礦商貿生產安全事故828起,下降12.9%;造成死亡383人,下降3.5%。道路交通事故3952起,比上年下降40%;造成1171人死亡,下降4.9%;3771人受傷,下降43.4%;直接財產損失1943萬元,下降41%。火災事故4233起,比上年下降6.5%;造成50人死亡,增長11.1%;45人受傷,下降16.7%;直接財產損失2650萬元,增長15.6%。全年億元GDP安全生產事故死亡人數為0.142人,比上年下降18.4%。
說明:
1、本公報數為初步統計數。
2、本公報上海市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和總產值絕對數按當年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3、信息產業包括信息產品的制造、銷售和信息服務等活動。旅游產業增加值指來自境外、市外旅游者及本地居民在上海市內的旅游消費支出所形成的增加值。按消費性質可分為:旅行社服務業、旅游賓館業、旅游運輸業、郵電通訊業、旅游商業、餐飲業、城市交通業、文化娛樂業、金融業和其他服務業。信息產業、旅游產業的增加值是依據若干行業的有關資料進行跨行業核算的,不能將其與全市生產總值中其它行業的增加值進行簡單加總,否則會造成重復計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