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副部長翁孟勇介紹“五縱七橫”國道主干線規劃與實施等情況。
中國網 楊楠 攝影
交通部副部長翁孟勇今天(18日)正式宣布:經過近15年,特別是“十五”、和“十一五”的建設,總規模約3.5萬公里的“五縱七橫” 12條國道主干線將于今年年底基本貫通。初步構筑了我國區域和省際間橫連東西、縱貫南北、連接首都的國家公路骨架網絡,形成了國家高速公路網的雛形。
“五縱七橫”國道主干線的規劃起始于上個世紀80年代,當時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和經濟社會的發展,社會對交通的需求迅速增加,大多數干線公路、城市出入口和沿海發達地區堵車、壓港現象嚴重。交通基礎設施對國民經濟發展的“瓶頸”制約進一步加劇,為此,交通部于80年代末提出了“五縱七橫”12條路線(含支線)的規劃布局方案,1992年得到國務院認可,并于1993年正式部署實施。
《“五縱七橫”國道主干線系統規劃》由5條縱線和7條橫線組成:
5條縱線是:同江-三亞,北京-福州,北京-珠海,二連浩特-河口,重慶-湛江。
7條橫線是:綏芬河-滿洲里,丹東-拉薩,青島-銀川,連云港-霍爾果斯,上海-成都,上海-瑞麗,衡陽-昆明。
這12條主干線全部是二級以上的高等級公路,其中高速公路約占總里程的76%,一級公路約占總里程的4.5%,二級公路占總里程19.5%。它們連接了首都、各省省會、直轄市、經濟特區、主要交通樞紐和重要對外開放口岸,覆蓋了全國所有人口在100萬以上的特大城市和93%的人口在50萬以上的大城市,是具有全國性政治、經濟、國防意義的重要干線公路。
“五縱七橫”國道主干線的規劃、建設,初步構筑了我國區域和省際間橫連東西、縱貫南北、連接首都的國家公路骨架網絡,形成了國家高速公路網的雛形,它與省道、縣鄉公路、農村公路組成了我國目前的公路網絡,為國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保證。
“五縱七橫”國道主干線對經濟社會的發展主要有四方面促進作用:
一是支撐經濟發展,優化了運輸布局和服務、提高了生產要素使用效率、推動了產業結構升級和空間布局優化。
二是推動社會進步,改善了人民生活質量,推動了城鎮化進程,促進了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三是改善公共服務,增強了運輸可靠性和安全性,增強了政府應對突發事件和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
四是服務可持續發展,改善了運輸效率和效益,促進了綜合運輸體系發展,降低了能源消耗,加強了環境保護。
2007年12月18日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請交通部副部長翁孟勇介紹“五縱七橫”國道主干線規劃與實施等方面情況,并答記者問。中國網進行現場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