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于近年民營經濟的蓬勃發展,中國個體戶卻因稅負重、管理單位多,處于數量銳減,發展停滯的情況。因此官方將于2008年發動經濟普查,徹底清查全國個體戶數量,替個體戶經濟規劃找方向,服務于“和諧社會”。
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
臺灣《工商時報》報道,在中國大陸,從事個體經濟者多是從事小規模生產、營銷、服務的商品經營者,因此,盡管個體戶的門坎低,經營簡單,又是小本生意,但從業人數眾多,擁有一個龐大群體,可說是一種“人民大眾經濟”。
長期以來,個體戶與民營企業一直是中國經濟成長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中國到底多少個體戶,爭議相當大。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就是個體戶數量正在減少,導致個體經濟發展陷于停滯。
按照統計調查資料,1999年時,全中國尚有3160萬戶的個體工商戶,然而到了2006年,卻僅剩下2505.7萬戶,短短七年間,個體戶數量就大減約650萬戶之多。
對于個體戶數量的銳減,官方的說法是,由于調查時清除掉許多“死戶”(即雖有登記但已無經營者,或是經營執照有問題者),才會出現個體戶數量大幅下滑的現象。然而,實情自然不是如此簡單。
稅負沉重是最大殺手
首先,沉重稅負可說是個體戶最大殺手。由于中國經濟法律的不健全,導致個體經濟負擔的不斷加重。一些地方個體戶需要向政府各部門繳納的費用就高達三百種以上,這還不包括各種攤派、贊助、協會收費、有償宣傳費、部門下達的報刊雜志費和非生產性招待費。
此外,管理個體戶的“公婆”部門太多也是原因之一。目前中國針對個體戶的執法大隊越來越多,有文化執法、飲食執法、城管執法、林業執法、環境執法、土地執法等二十多個執法大隊,導致出現亂執法、重復執法、交叉執法的現象,讓個體戶的生存環境日趨艱難。
公婆部斗 越管越多
中央黨校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即沉痛指出,個體戶的減少原因是“相關政府部門對企業和個體經營戶的預算外收費、罰款大幅增加,矛盾、交叉、多重、惡意執法檢查太多太濫。”
因此,為了徹底了解全國個體戶數量,從而訂定有關方針,中國官方將于2008年進行的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即以個體戶為調查重點。目前官方先以北京崇文區、河南寶豐縣、陜西西安周至縣,分別作為經濟普查的試點縣,并準備在今年12月上旬完成清查工作。
有專家指出,這些試點有利于2008年拿出全國個體工商戶的具體數字,并會對今后個體戶與發展第三產業的政策提供依據。
因為個體戶的減少,即意味著失業人數的增加,這些人既不能靠著個體經濟謀生,亦無法在企業謀職,久而久之人數一多就會形成社會問題,而當前大陸官方正建構所謂的“和諧社會”,這種情況只會為官方計劃增添變量,也因此官方難得為銳減的個體戶展開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