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投資是未來中國經濟新增長點
聯合國貿發會議昨天公布的《2007年世界投資報告》顯示,中國在2006年的對外直接投資達到161億美元(中國商務部最近的更正為212億美元),在全球位列第18位。
盡管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仍然是外國直接投資(FDI)最主要的來源,其直接投資占全球外資流出量的84%,然而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的對外投資正在受到關注。
聯合國貿發會議高級經濟官員梁國勇昨天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中國和印度正在成為重要的外資來源地,印度也正在追趕中國,去年印度的對外投資達到97億美元。”
資源需求成重要因素
今年的報告討論的主題是跨國公司、采掘業與發展的相互關系。報告指出,對石油、天然氣和金屬的需求高漲,尤其是亞洲的需求刺激了對石油勘探和采掘的旺盛投資。
近年來,許多礦藏豐富的發展中國家,尤其是非洲國家FDI增長的很大一部分是跨國公司在這些國家油氣和礦產勘探與采掘行業的投資。投資還帶動了這些行業一系列超大規模的跨境并購,造成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梁國勇告訴記者:“來自中國和印度以尋求自然資源為目的的對外直接投資繼續增加,中國和印度的石油公司在若干國家聯合并購一些企業。”
不過,他同時談到,中國的海外投資是由政策支持的國有企業所驅動的,而印度則由私營綜合企業集團所支配。
這份報告提出,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公司,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氣領域,正在迅速成長為全球性的參與者,七家最重要的國有公司——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俄羅斯盧克石油公司、印度石油天然氣公司、巴西國家石油公司和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2005年中的海外生產總量超過5.28億桶石油當量,而10年前僅為2200萬桶,這些企業的海外擴張部分是由亞洲快速增長的經濟體旺盛的需求所驅動的。
聯合國在報告中同時提出建議,不論有無跨國公司的參與,東道國的治理水平、具體政府政策和體制是確保資源采掘中獲得可持續發展利益的決定性因素,政府需要擁有明確的遠景和戰略,確保石油和其他礦物資源能以透明和公平方式為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新興體跨國公司有待提升
事實上,該報告指出,盡管世界跨國公司總體上仍由發達國家的企業所主導,但是目前情況正在發生變化。在世界非金融跨國公司百強榜上,來自發展中經濟體的企業數量從2004年的5家增加到2005年的7家。
同時,來自新興經濟體的大型跨國公司正在國際化,而且尤其迅速。報告統計顯示,2005年發展中經濟體非金融跨國公司100強的國外銷售額和國外雇員總數分別增長了48%和73%。
亞洲占了發展中國家最大的100家跨國公司榜中的78家。這些跨國公司經營的行業范圍比發達國家的最大的跨國公司更為廣泛。
這份報告所公布的2005年發展中國家非金融跨國公司世界25強中,中國中信集團成為中國企業排名最高的,位列第8,其次中遠運輸總公司、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以及中石油分別排在第11、17和22位。
然而,報告指出,目前發展中國家的這些跨國公司的業務所涉及的國家少于世界跨國公司100強,它們的國外分支機構所處東道國的平均數量少于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它們在地域跨度方面的跨國程度仍遠低于世界100強。(陳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