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條例的立法指導思想是什么?
答:在起草審查條例過程中,我們始終堅持兩個指導思想。一是,立足于促進發展。目前,我國約有10萬多戶各種類型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蘇、山東等經濟較發達的地區。在大部分中西部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社還屬于新生事物,農民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認知程度不高。針對這種情況,條例按照“適度規范,在規范中促進發展,在發展中規范”的指導思想確立各項登記制度,以引導、扶持、鼓勵廣大農民自愿組織起來,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二是,程序簡便易行。與公司、合伙企業等組織形式不同,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內部組織結構比較簡單,其經營主要是為成員提供農業生產資料購買,農產品銷售、加工、運輸、貯藏以及與農業生產經營有關的技術、信息服務。條例充分考慮到這種差異,在確保登記工作需要的前提下,盡可能簡化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的程序。
問:條例對農民專業合作社設立登記作了哪些規定?
答:為了確保農民專業合作社真正成為農民自己主導的合作經濟組織,條例依照《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有關規定,對農民專業合作社設立登記作了以下幾個方面的規定:一是,規定了提交的文件:(一)設立登記申請書;(二)全體設立人簽名、蓋章的設立大會紀要;(三)全體設立人簽名、蓋章的章程;(四)法定代表人、理事的任職文件和身份證明;(五)載明成員的姓名或者名稱、出資方式、出資額以及成員出資總額,并經全體出資成員簽名、蓋章予以確認的出資清單;(六)載明成員的姓名或者名稱、公民身份號碼或者登記證書號碼和住所的成員名冊,以及成員身份證明;(七)能夠證明農民專業合作社對其住所享有使用權的住所使用證明;(八)全體設立人指定代表或者委托代理人的證明。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業務范圍有屬于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規定在登記前須經批準的項目的,還應當提交有關批準文件。二是,規定了出資方式和評估方式。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等能夠用貨幣估價并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成員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由全體成員評估作價。成員不得以勞務、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譽、特許經營權或者設定擔保的財產等作價出資。三是,規定了成員的條件。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的公民,以及從事與農民專業合作社業務直接有關的生產經營活動的企業、事業單位或者社會團體,能夠利用農民專業合作社提供的服務,承認并遵守農民專業合作社章程,履行章程規定的入社手續的,可以成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成員。但是,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單位不得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四是,規定了成員的數量以及農民成員和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成員所占的比例。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有5名以上的成員,其中農民至少應當占成員總數的80%。成員總數20人以下的,可以有1個企業、事業單位或者社會團體成員;成員總數超過20人的,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成員不得超過成員總數的5%。五是,對成員身份證明作了具體規定。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成員為農民的,成員身份證明為農業人口戶口簿;無農業人口戶口簿的,成員身份證明為居民身份證和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或者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出具的身份證明。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成員不屬于農民的,成員身份證明為居民身份證。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成員為企業、事業單位或者社會團體的,成員身份證明為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或者其他登記證書。六是,規定了設立登記的程序。申請人提交的登記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登記機關能夠當場登記的,應予當場登記,發給營業執照。對不能當場登記的,登記機關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日內,作出是否登記的決定。予以登記的,發給營業執照;不予登記的,應當給予書面答復,并說明理由。
同時,條例還針對農民專業合作社“民辦、民管、民受益”的特點,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章程作了以下兩方面的規定:一是,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業務范圍由其章程規定。二是,農民專業合作社章程含有違反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內容的,登記機關應當要求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相應修改。
此外,考慮到農民專業合作社對設立分支機構的需要及目前設立分支機構還不普遍的實際情況,條例根據一些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建議,規定了農民專業合作社可以設立分支機構,比照條例的有關規定申請辦理登記,以方便并鼓勵農民專業合作社為打開農產品銷路,更有效地為成員提供農業生產技術、信息服務。
|